[实用新型]一种澄清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8602.5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0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喻鼎辉;沈甫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漳平市九鼎氟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6 | 代理人: | 林枫 |
地址: | 36449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澄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工业用的澄清槽,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澄清氟钛酸亚铁料浆的可连续沉降的澄清槽。
背景技术
在生产氟钛酸钾的生产工艺中,是先在浸出槽里加入定量的含氟废液和钾液,并加入适量的钛矿,密闭反应得到氟钛酸亚铁料浆;然后将料浆放入澄清槽中,进行沉降得到氟钛酸亚铁的澄清液。传统的澄清槽没有设置溢流口,当澄清槽装满后,就必须停止澄清工作,清理沉渣,否则将影响正常沉降,影响澄清液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可进行连续澄清回收的澄清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澄清槽,包括槽体和设于槽体顶部的进液口,所述槽体内部有与进液口相连接的进液管,所述槽体底部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槽体上方开设有将澄清液引出的溢流口。
优选的,所述槽体上部内壁设有与溢流口相适应的溢流槽,所述溢流槽进液端低于槽体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的底部闭合,进液管的下方管壁上分布有缓流孔。
优选的,所述进液口的直径比进液管的直径小。
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下方还连接有沉渣室,所述沉渣室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阀门。
优选的,槽体与进液管之间固定设置有十字支架。
优选的,槽体与进液管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进液管的十字支架。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槽体上方开设溢流口,可以将溢出的澄清液引出,达到连续澄清,工作效率高。所述进液管的底部闭合,进液管的下方管壁上分布有缓流孔,供混合液从此进入槽体,降低对混合液的正常沉降的影响。所述第一阀门下方连接有沉渣室,所述沉渣室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阀门,能够降低或减少排渣时的扰动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1、槽体;2、进液口; 3、进液管;31、缓流孔;4、第一阀门;5、溢流口;6、十字支架;7、溢流槽;71溢流槽进液端;8、沉渣室;9、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澄清槽,包括槽体1和设于槽体1顶部的进液口2。所述槽体1,分为两部分,上部呈圆柱型,下部的呈倒圆锥型。在槽体1内部有与进液口2相连接的进液管3,进液管3用于将混合液引入槽体1。所述进液管3的底部闭合,进液管3的下方管壁上分布有缓流孔31,混合液从缓流孔31进入槽体1,可以降低混合液进入槽体1的冲击力,特别是对槽体1底部的沉渣的冲击,影响混合液的正常沉降。进液口2的直径比进液管3的直径小,可以进一步加强缓冲的效果。所述槽体1底部安装有第一阀门4,用于清除沉渣。在槽体1上方靠近顶部的地方开设有将澄清液引出的溢流口5,达到连续澄清,提高澄清的工作效率。槽体1与进液管3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进液管3的十字支架6。为了在不增加槽体1的体积情况下,尽可能加大槽体1的容量,所述槽体1顶端内壁设有与溢流口5相适应的溢流槽7,所述溢流槽进液端71低于槽体1的高度。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主要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区别在于在第一阀门4下方增加连接了沉渣室8,所述沉渣室8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二阀门9。在进行澄清待排渣时,第一阀门4处于常开状态,第二阀门9处于常闭状态;当进行排渣时,先关闭第一阀门4,然后打开第二阀门9将沉渣排出,排完之后恢复进行澄清待排渣时的状态。该种结构构造简单,成本低,能够降低或减少排渣时的扰动现象。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漳平市九鼎氟化工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漳平市九鼎氟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86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