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带递送装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8792.0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3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薛绍献;常瑞征;苏亚卜;米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02 | 分类号: | B60R22/02;B60R22/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李桦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带 递送 装置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带递送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汽车已成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汽车安全更是备受人们关注。安全带对保护乘车人安全起到重要作用,而安全带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安全带的可操作性,而且关系到乘车人的安全。
就汽车驾驶员位置的安全带来说,现有的安全带通常安装在汽车B柱(位于汽车前门和汽车后门之间的那根柱子)上,较座椅的位置相对靠后。尤其是双门或三门车,因车门较大,B柱相对于前排座椅非常靠后,并且安全带的取用方式为驾驶员扭身手动拿取的方式。
在实现上述安全带的拿取的过程中,前排驾乘人员进入座椅后需要大幅度向侧后扭转身体来拉取安全带织带,因而费时费力,可操作性差,并且存在有时忘记系上安全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带递送装置及汽车,可以将安全带自动递送到驾乘人员方便抓取的位置,并提醒驾乘人员系上安全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带递送装置,包括:驱动装置;递送臂,所述递送臂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运行时可带动所述递送臂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检测控制装置,所述检测控制装置包括相连接的检测端和控制端,所述检测端可检测汽车点火开关和汽车安全带锁扣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并可根据所述工作状态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控制装置的检测端还可检测汽车车门的开闭状态,所述控制端可根据所述开闭状态以及所述工作状态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饼式电机,所述驱动装置可带动所述递送臂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递送臂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臂上设有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控制装置上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可控制所述检测控制装置运行和停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递送装置,包括驱动装置、递送臂和检测控制装置。使用时,安装在与汽车座椅相对的汽车B柱上并与安全带装置配合使用。工作时,所述驱动装置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所述检测控制装置可检测汽车点火开关和汽车安全带锁扣的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运行。当所述检测控制装置检测到汽车点火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并且汽车安全带锁扣处于未插入状态时,所述检测控制装置可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递送臂运行至所述第一位置,从而将安全带递送到座位的侧前方,不仅方便驾乘人员抓取,还可以起到提醒驾乘人员系上安全带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汽车座椅和与所述汽车座椅相对应的安全带装置,所述安全带装置包括安全带,还包括如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安全带递送装置,所述递送臂与所述安全带可滑动连接,当所述递送臂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递送臂可将所述安全带递送至所述汽车座椅的侧前方;当所述递送臂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递送臂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设置于所述递送臂的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控制装置的检测端分别与汽车点火开关和汽车安全带锁扣连接。
更进一步地,当所述检测控制装置的检测端检测到所述汽车点火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并且汽车安全带锁扣处于未插入状态时,所述检测控制装置的控制端可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递送臂运行至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检测控制装置的检测端检测到所述汽车点火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或汽车安全带锁扣处于插入状态时,所述检测控制装置的控制端可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递送臂运行至所述第二位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控制装置的检测端还与汽车车门锁连接,当所述检测控制装置的检测端检测到所述汽车车门锁处于锁止状态且所述汽车点火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并且汽车安全带锁扣处于未插入状态时,所述检测控制装置的控制端可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递送臂运行至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检测控制装置的检测端检测到所述汽车车门锁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检测控制装置的控制端可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递送臂运行至所述第二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8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缝纫机机针护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动夹线功能的缝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