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矿物粉料自动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9716.1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4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忠;黄继勇;梅冰;骆永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李炳生 |
地址: | 332005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矿物 自动 取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矿物粉料自动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采用玻璃矿物粉状原料进行玻纤池窑生产条件下,各类玻璃矿物原料分别专门设置了单独的存储塔库及料仓。为保证玻璃原料熔制质量与稳定,需经常对各塔库、料仓内的各种矿物原料进行取样测试成分,以指导后续生产及调整。
目前,对各种矿物原料的取样方式均为人工沿塔库、料仓边缘安装的楼梯登至距地面10m高处进行取样,而且还需先期对料仓等开启气压后方可操作,导致操作效率不高且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塔库及料仓直径范围大,人工无法取到中心部位均匀性及代表性高的粉料,反而只能就近取得大多为长期存积在塔库、料仓内壁上的粉料样品,故而对生产指导效果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矿物粉料自动取样装置,本装置不仅可对在线生产的玻璃粉状原料实时取样测试与控制,同时还改变了原人工取样方式及难度,提高了在线原料生产控制效率,具有操作安全、便捷的特点。
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输料管,输料管一端设有进料口,输料管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输料管内设有由螺旋轴组成的螺旋输料装置,螺旋输料装置一端经连接套与变速电机连接,所述输料管和变速电机安装在由支撑板、底座板、轴承座架、电机固定板构成的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塔库及料仓下部距地面为人体身高处开启一个固定取样口,将本装置从取样口插入,并通过装置前移、后退,即可实现塔库、料仓同一原料层面多点取样测试对比的目的,从而确保取样样品的均匀性和代表性;
2)本装置取样仅由操作人员在地面操作即可实现,在提高取样效率的同时,还有效地消除了高空取样的安全隐患;
3)该控制系统装置结构简易实用,拆装简便、维修费用极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装置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包括输料管2,输料管2一端设有进料口13,输料管2另一端设有出料口4,如图1、2所示,所述输料管2内设有由螺旋轴组成的螺旋输料装置11,螺旋输料装置11一端经连接套9与变速电机12连接,所述输料管2和变速电机12安装在由支撑板5、底座板6、轴承座架7、电机固定板8构成的支架上。
所述输料管2一端设有前轴承座1,另一端设有后轴承座10、法兰3。
本装置是由支架、变速电机、螺旋轴及输送管等构成的一套螺旋传输粉料取样装置,通过将该装置从粉料输送管取样口插入,利用电机带动螺旋轴实现生产中的玻璃粉状原料传输、制取样本的装置。
结构
1、 由支撑板5、底座板6、轴承座架7、电机固定板8构成装置支架,用于安装变速电机12及螺旋输料等部件。
2、由前轴承座1、输料管2、法兰3、出料口4、螺旋轴组装构成的螺旋输料装置11,并通过连接套9与变速电机12连接。
工作原理
操作人员取样时,首先开启塔库及料仓下方取样口,将本装置中由前轴承座1、输料管2、法兰3、出料口4、螺旋轴组装构成的螺旋输料装置11插入取样口,同时接通电源,开启变速电机12并通过连接套9带动螺旋轴的转动,使原料随着螺旋轴输送至出料口4下方的取样器皿内,完成取样工作。
当需多点取样对比时,操作人员可将承载本装置的小车进行前移与后撤,以实现同层面原料的多点取样及测试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未经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97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