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盘式回转支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9837.6 | 申请日: | 2013-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5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韩贺胜;孔庆芳;陶兆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安耐特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58 | 分类号: | F16C33/5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431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盘式 回转 支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支承结构设计领域,具体为一种齿盘式回转支承。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采用传统回转支承的旋挖钻设备中,回转支承是通过齿盘与其他相配合的机械部件之间传递运动与动力。而回转支承与齿盘之间一般采用两部件分别加工制造后再进行装配连接的机械结构,但由于回转支承与齿盘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加工误差以及安装误差,如回转支承本身各零件的加工误差以及装配后产生的轴向、径向间隙,齿盘的加工误差等,致使二者之间在配合使用时突显出较多的缺陷,如两部件间的径向跳动、轴向窜动等,致使两部件之间的旋转精度降低,出现振动与噪声等现象,进而影响相配合的机械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种现象至今未得到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齿盘式回转支承,克服了传统回转支承与齿盘配合使用时所产生的各种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齿盘式回转支承,包括有齿盘式外圈、隔离块、钢球、内圈、圆锥销和堵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盘式外圈和内圈配合一端面向内凹陷为阶梯状,内圈的外周面开设有外环形圆弧槽,齿盘式外圈的内周面开设有内环形圆弧槽,内环形圆弧槽和外环形圆弧槽相互配合构成供滚珠运行的滚道,内圈上设有堵塞孔和销孔,通过堵塞孔装入钢球和隔离块连接内圈和齿盘式外圈,堵塞插入堵塞孔内,圆锥销插入销孔内固定堵塞。
所述的一种齿盘式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盘式外圈凹陷面第二阶梯面上设有定位销孔。
所述的一种齿盘式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和齿盘式外圈的材质是42CrMo。
本实用新型进行了一体化设计,优化新型齿盘式回转支承的技术参数:轴向、径向间隙:0.02~0.08mm;轴向、径向跳动≤0.08mm;齿轮径向跳动≤0.15mm。降低加工校正允差,采用加工基准的统一性、互为性原则,以达到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目的。
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把回转支承与齿盘一体化设计加工制造,优化了技术参数,通过减少回转支承的轴向尺寸进而减少了齿盘式回转支承在相关设备上的安装体积,降低了生产成本,消除了外圈与齿盘两安装平面之间的跳动误差,提高了回转支承滚道旋转中心与齿盘齿轮分度圆中心之间的同轴度,也改善了齿轮啮合的平稳性,提高了相关机械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齿盘式回转支承,包括有齿盘式外圈1、隔离块2、钢球3、内圈4、圆锥销6和堵塞5,所述齿盘式外圈1和内圈4配合一端面向内凹陷为阶梯状,内圈4的外周面开设有外环形圆弧槽,齿盘式外圈1的内周面开设有内环形圆弧槽,内环形圆弧槽和外环形圆弧槽相互配合构成供滚珠运行的滚道,内圈4上设有堵塞孔和销孔,通过堵塞孔装入钢球3和隔离块2连接内圈4和齿盘式外圈1,堵塞5插入堵塞孔内,圆锥销6插入销孔内固定堵塞5。
齿盘式外圈1凹陷面第二阶梯面上设有定位销孔。内圈4和齿盘式外圈1的材质是42CrM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安耐特回转支承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安耐特回转支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98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墙地面装饰模块
- 下一篇:电缆控制箱顶部的通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