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腔用冲洗剂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1188.3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傅强;熊萍;苏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00 | 分类号: | H05B3/00;F24H1/00;A61C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腔 洗剂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用冲洗剂加热装置,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人性化医疗服务和治疗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和方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医院都有很多医疗设备的人性化设计和制造。在现在的口腔治疗中还存在着一点的不足,其中病人在看口腔的时候首先要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清洗,而后进行各种检查并对症下药。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清洗的时候是采用配好的试剂在常温下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洗,试剂也是常温下进行配比的,并没有进行预热或者加热,人体的温度是37.5℃,常温下的物体一般都是低于人体的体温,在进行口腔清洗的时候势必会对患者口腔的伤痛进行“冷冻”,这样必然会加剧患者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腔用冲洗剂加热装置,该装置可以将冲洗药剂保温在40℃,在给患者清洗时,清洗剂就不会因为低于患者体温而对患者的口腔带来更大的伤痛。
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有承载外壳1和可控制温度的加热腔4,加热腔4在装置的承载外壳1上设置有放置冲洗器12的开口;加热腔4的外壁有加热器11,加热器11通过温度传感器10和温度控制器7控制温度。加热器11通过分布在加热腔外壁的加热套9加热,加热原件由电热管、电热丝、电热板及PTC等加热原件组成,其功率为依据热力学原理及加热环境与温度确定,一般为50~100瓦特。
所述加热器11还通过漏电及超温报警装置8进行漏电和超温的保护。
所述承载外壳1上设置有温度控制旋钮2,温度控制旋钮2与温度控制器7、温度传感器10、加热器11和漏电及超温报警装置8串联连接;承载外壳1上的温度控制旋钮2周围画有温度控制刻度3。如图5~6所示,漏电及超温报警装置8包括漏电保护器和过热保护器,图5表示的是带有温度控制旋钮2的加热控温电路原理图,为可调节温度的电路,图6表示的是带有温度控制开关的加热控温电路原理图,为固定温度的电路。
所述加热腔4为尺寸与冲洗器12配合的圆柱形空腔。加热套9由导热材料构成,其作用为均衡加热套温度,使冲洗器受热均匀。加热套与壳体之间用保温材料填充,更加精确且稳定的控制药剂的温度。
所述承载外壳1的外壁沿着加热腔4的长度方向有冲洗针头导槽5,冲洗针头导槽5一直与加热腔4的内部连通,承载外壳1的冲洗针头导槽5下端有储液槽6。冲洗针头导槽是为避免冲洗器加热过程中拆卸冲洗针头13所带来的不便及避免由此带来污染,冲洗器加热过程中不拆卸冲洗针头,为此设计冲洗针头导槽,以保证冲洗器带针头加热。储液槽的作用为承载冲洗器加热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导致针头溢出的少量冲洗液,使工作环境干净整洁。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操作方法为:将装有治疗用溶液或药剂的冲洗器置于加热套中,其冲洗针头顺导槽置于储液槽上部,温度可调节型加热器需调节温度到所需温度,接通电源。等待5-10分钟后,冲洗器内溶液达到设定温度后就可用于对患者进行冲洗、治疗。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安全,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操作方法为:将装有治疗用溶液或药剂的冲洗器置于加热套中,其冲洗针头顺导槽置于储液槽上部,温度可调节型加热器需调节温度到所需温度,接通电源。等待5-10分钟后,冲洗器内溶液达到设定温度后就可用于对患者进行冲洗、治疗。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安全,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优点或积极效果:
(1)本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容易操作等优点;
(2)能够方便的加热传统的常温清洗剂,大大减轻在资料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无谓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Ⅰ;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Ⅱ;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温度可调型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温度固定型电路原理图。
图中:1-承载外壳,2-温度控制旋钮,3-温度控制刻度,4-加热腔,5-冲洗针头导槽,6-储液槽,7-温度控制器,8-漏电及超温报警装置,9-加热套,10-温度传感器,11-加热器,12-冲洗器,13-冲洗针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11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多色硬压软胶印机
- 下一篇:带有AR镀膜的机盒面板的保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