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编织袋包裹折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1654.8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9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远;张海涛;赵一飞;邓伟雄;李宇辉;莫小军;梁晓云;余雄文;李雪逸;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众和化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16 | 分类号: | B65G11/1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雷利平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茂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织袋 包裹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打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编织袋包裹折边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编织袋包裹进行打包处理时,通常是由人工先将下包裹皮铺设在液压打包机的垫板上,然后将编织袋的袋垛搬到液压打包机的包裹工作台面上,再将上包裹皮铺设在袋垛的上面,接着将包裹皮的四个侧边分别折叠好后,启动液压打包机将松散的编织袋的袋垛压实,然后工人将套有铁扣夹的打包带穿过垫板的凹槽,然后用手拉紧打包带,再用铁钳夹紧铁扣夹,最后剪断打包带,从而完成编织袋包裹的打包过程。上述过程大多是由人工完成的,因而造成整个打包工序效率低下,耗费大量人力成本,而且劳动强度大,已无法满足批量化的编织袋企业的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打包效率高、节约生产成本、实现自动化操作的编织袋包裹折边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编织袋包裹折边机构,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的滚筒输送线、设置于所述滚筒输送线输入端一侧的卷纸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滚筒输送线输出端的转向机构、两组折边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滚筒输送线包括上层支架和下层支架、设置于所述上层支架的多个上压辊和设置于所述下层支架的多个下滚筒,所述多个上压辊依次平行成排设置,所述多个下滚筒依次平行成排设置,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滚筒的转轴分别连接驱动装置;
每组所述折边装置均包括中折边器、下折边器和上折边器,并且所述中折边器、下折边器和上折边器沿编织袋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滚筒输送线的两侧支架,其中一组折边装置中的所述中折边器和所述下折边器固定于所述滚筒输送线一侧的所述下层支架,所述上折边器固定于所述滚筒输送线一侧的所述上层支架;其中另一组折边装置中的所述中折边器和所述下折边器固定于所述滚筒输送线另一侧的所述下层支架,所述上折边器固定于所述滚筒输送线另一侧的所述上层支架。
优选的,所述卷纸传送机构包括固定支架、由上至下依次固定于所述支架的卷纸转轴、上送纸夹辊、下送纸夹辊和引导压辊,所述上送纸夹辊和所述下送纸夹辊之间设置有切刀滑轨,所述切刀滑轨设置有切刀驱动装置,所述切刀驱动装置连接旋转切刀。
优选的,所述切刀驱动装置为电机或者气缸。
优选的,所述滚筒输送线包括双层滚筒组件和滚筒驱动装置,所述双层滚筒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编织袋上方和下方且水平成排设置的多个上压辊和多个下滚筒,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滚筒的转轴均通过皮带与所述滚筒驱动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折边器包括中折边支撑杆和中折边横杆,所述中折边支撑杆固定于所述滚筒输送线的两侧支架上,所述中折边横杆通过调节螺栓与所述中折边支撑杆连接,所述中折边横杆的一端朝编织袋的输送方向弯折而形成弧形的中折边部。
优选的,所述下折边器包括下折边支撑杆、下折边横杆和下折边板,所述下折边支撑杆固定于所述滚筒输送线的两侧支架上,所述下折边横杆通过调节螺栓与所述下折边支撑杆连接,所述下折边板设置呈L形且固定于所述下折边横杆,所述下折边板的进纸端向外翻折成弧形,且其进纸端的开口宽度大于其出纸端的开口宽度。
优选的,所述上折边器包括上折边支撑杆、上折边横杆和上折边板,所述上折边支撑杆固定于所述滚筒输送线的两侧支架上,所述上折边横杆通过调节螺栓与所述上折边支撑杆连接,所述上折边板设置呈倒L形且固定于所述上折边横杆,所述上折边板的进纸端向外翻折成弧形,且其进纸端的开口宽度大于其出纸端的开口宽度。
优选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装设于所述机架的伺服电机和升降气缸、与所述伺服电机驱动连接的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转向齿轮、与所述升降气缸驱动连接的滑块以及设置于所述滑块上端面的十字托架,所述滑块安装于所述转向齿轮的上端面,其中所述升降气缸的气缸杆、所述转向齿轮的转向轴、所述滑块和所述十字托架的中心均位于同一中心轴上。
优选的,所述转向齿轮的上端面靠近齿轮的边缘处焊接有一段弧形的凸缘,所述弧形的凸缘的弧度设置为180度,所述滑块上设置有行程开关。
优选的,所述滚筒输送线的两侧支架上均设置有调节手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众和化塑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众和化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16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代料香菇栽培的开放式接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麦(油)后移栽棉花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