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动机电刷端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1751.7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封月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封月玲 |
主分类号: | H02K5/14 | 分类号: | H02K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动机 电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动机电刷端盖。
背景技术
目前,起动机结构主要由电机、传动装置、控制装置等构成。当起动机开始工作的时候,电机部分开始旋转。为了保证电刷角度,在起动机装配时,电刷端盖与机壳之间要有定位,不能随意相对旋转,否则会导致电刷角度变化。然而,现有的定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电刷端盖与机壳的对齐定位需要由工人通过肉眼观察来实现,大批量生产时,很难保证,这不仅使产品的一致性较差,还导致了返工增多,并加大了检查者的工作强度,降低了生产效率。
另外,目前车辆起动机电刷端盖所使用的为圆柱形滑动轴承,通过简单的过盈配合镶嵌在电刷端盖内,缺少必要的结构来保证轴承的可靠性。在径向扭矩的作用下,轴承会产生磨损,发热变形,从而导致轴承脱落,或由于过盈量小,容易使轴承松动,造成起动机可靠性下降,严重的导致起动机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定位、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故障发生率的一种起动机电刷端盖。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起动机电刷端盖,由轴承、轴堵盖及端盖本体配合构成,端盖本体上设有通风孔6;轴承5的外配合面为菱形7结构与电刷端盖3内孔的菱形7结构相配合;在机壳4与电刷端盖3的连接处,机壳4上设有凸榫b,电刷端盖3上设有与其相对应的凹槽a;所述的凸榫b和凹槽a为一个或多个。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电刷端盖与轴承的菱形配合结构代替了传统的圆柱形结构,提高了起动机的可靠性,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起动机的故障发生率。
2、本实用新型在机壳与电刷端盖的连接处,机壳上设有凸榫,电刷端盖上设有与其相对应的凹槽,既便于定位,又保证了电刷角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提高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在电刷端盖上设有通风孔,当电机连续运行时间长或气温较高的情况下,能及时散热,避免烧毁起动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起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起动机电刷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驱动端盖,2-螺栓,3-电刷端盖,4-机壳,5-轴承,6-通风孔,7-菱形,a-凹槽,b-凸榫。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起动机的电刷角度对起动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为了保证电刷角度,在起动机装配时,电刷端盖与机壳之间要有定位,不能随意相对旋转,否则会导致电刷角度变化。一般,起动机的机壳4和电刷端盖3用螺栓2固定在驱动端盖1上,本实用新型在机壳4与电刷端盖3的连接处,机壳4上设置了凸榫b,电刷端盖3上设置了与其相对应的凹槽a;所述的凸榫b和凹槽a为一个或多个。本结构既便于定位,又保证了电刷角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5外配合面为菱形7结构与电刷端盖3内孔的菱形7结构相配合,代替了传统的圆柱形结构,提高了起动机的可靠性,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起动机的故障发生率。本实用新型的菱形结构还可以是六边形、八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电刷端盖3上设有通风孔6,当电机连续运行时间长或气温较高的情况下,能及时散热,避免烧毁起动机。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封月玲,未经封月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17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