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态吸附环己烷蒸气测试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2126.4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1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云生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肖哲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吸附 环己烷 蒸气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附有毒气体的测试台,尤其涉及一种动态吸附环己烷蒸气测试台。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动态吸附毒气装置一般可以吸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等等一些常见的有毒气体,而经常代替苯制作脱油脂的环己烷目前还没有相应技术进行测试,环己烷的毒性虽不及苯,但是吸入过量会对身体健康存在一定的危害,经研究表明环己烷同样可以采用动态吸附测试法来测试,其作为一项新的技术将很快运用到毒气检测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检测数据准确、安全无污染等特点的动态吸附环己烷蒸气测试台。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态吸附环己烷蒸气测试台,包括测试台箱体和工作台,其特征在于:
1)包括空气净化器、气体调湿装置、流量计、气体混合装置、智能气体检测仪、计时器、过滤件、突破浓度检测装置、废气吸收装置、测试台系统清洗装置、环己烷蒸气钢瓶、气体浓度调节装置、气动压紧过滤件装置;
2)空气净化器进气口连接压缩空气,气体调湿装置连通气体混合装置的进气口之一,环己烷蒸气钢瓶的出气口连接气体混合装置的进气口之二,气体混合装置的出气口连通智能气体检测仪的进气口和过滤件的进气口,过滤件的出气口连接突破浓度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滤件的出气口还连接有废弃吸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滤件还连接气动压紧过滤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和气体调湿装置间设置测试台系统清洗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智能气体检测仪和突破浓度检测装置为智能型检测装置,具有电子检测和数字显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方法与苯蒸气的检测方法大同小异,同样是采用突破浓度检测装置取代传统浓硫酸的显示反应,不但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通过数字显示检测数据,达到数据更精确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废弃吸收装置吸收装置剩余的有毒气体,保证了实验人员的健康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动态吸附环己烷蒸气测试台,包括测试台箱体和工作台,其特征在于:
1)包括空气净化器1、气体调湿装置2、流量计3、气体混合装置4、智能气体检测仪5、计时器6、过滤件7、突破浓度检测装置8、废气吸收装置9、测试台系统清洗装置10、环己烷蒸气钢瓶11、气体浓度调节装置12、气动压紧过滤件装置13;
2)空气净化器1进气口连接压缩空气,气体调湿装置2连通气体混合装置4的进气口之一,环己烷蒸气钢瓶11的出气口连接气体混合装置4的进气口之二,气体混合装置4的出气口连通智能气体检测仪5的进气口和过滤件7的进气口,过滤件7的出气口连接突破浓度检测装置8。
过滤件7的出气口还连接有废弃吸收装置9。
过滤件7还连接气动压紧过滤件装置13。
空气净化器1和气体调湿装置2间设置测试台系统清洗装置10。
智能气体检测仪5和突破浓度检测装置8为智能型检测装置,具有电子检测和数字显示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压缩空气通入空气净化器1,压缩空气从空气净化器1的出气口进入气体调湿装置2,检测台通过流量计3控制压缩空气进入气体混合装置4的气体流量,使进入气体混合装置4的标准空气的流量是固定的;
环己烷蒸气钢瓶11内的环己烷蒸气通过气体浓度调节装置12调节后进入气体混合装置4,与标准空气在气体混合装置4内混合,当环己烷蒸气浓度达到设定标注浓度后,调节气体浓度调节装置12使环己烷蒸气浓度平衡稳定;
当设定浓度的环己烷蒸气进入过滤件7时,开启突破浓度检测装置8进行检测,而穿透过滤件7的有毒气体通过废弃吸收装置9吸收。
本实用新型的仪器设备,只需在调试好的通风系统,加入一定量的环己烷蒸气,使其浓度能达到做实验的浓度要求,设备的智能数字显示装置能看得到,精度控制在1ppm以内,当突破同样在尾气检测系统的智能显示装置时同样可以监控,其精度也是控制在1ppm以内,该测试台都是直观有数字上的支持,做实验全程所排放的气体都会经过一个尾气的处理系统才能排出去大气,所以说做实验的全过程是零排放,对大气、环境不会污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已如说明书及图示内容,制成实际样品且经多次使用测试,从使用测试的效果看,可证明本实用新型能达到其所预期之目的,实用性价值乃无庸置疑。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云生,未经杨云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21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旦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PTFE短纤维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