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能电池包组合的散热通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2656.9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4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睿鑫;石建珍;吴纯华;唐明星;张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556;H01M10/656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麓***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组合 散热 通风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通风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储能电池包组合的散热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池包体积大,电池组进风壳体整面都开有进风孔,电池组出风壳体整面都开有出风孔,但由于气流通过进风孔进入电池组后,气流在电池组内的流动没有规律,每个出风孔都有气流流出,而且流量比较乱,导致电池组内部的温差较大,造成个别电池温度过高,最终影响整个电池包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使电池包内部温差较低的储能电池包组合的散热通风结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储能电池包组合的散热通风结构,若干独立电池组模块单元呈上下布置构成电池包,相邻独立电池组模块单元之间形成可使气流通过的空间,在所述相邻独立电池组模块单元之间形成的空间的一侧与气流送入装置连通,构成该空间的两相邻位置的电池组模块单元的壳体为进风壳体,电池包最外侧两个独立电池组模块单元的外侧壳体为出风壳体;在进风壳体上,与气流送入装置所在位置的一侧开有进风孔,在出风壳体上,与所述气流送入装置所在位置相对的另一侧开有出风孔;在进风壳体上固定设置有挡风板,挡风板与单节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且与所述进风孔中心的直线距离不小于0.8倍单节电池单体长度。
为更好的起到通风散热效果,所述进风孔优选矩形孔,并且矩形孔的长度 为1.5~2.0倍单节电池单体的长度,宽度为单节电池单体直径的30~85%;矩形孔的布置方向为孔的长边与单节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出风孔优选矩形孔,并且矩形孔的长度为1.5~2.0倍单节电池单体的长度,宽度为单节电池单体直径的30~85%;矩形孔的布置方向为孔的长边与单节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平行。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电池包组合的散热通风结构制作的电池包,气流从电池组进风壳体一端的进风孔进入,从电池组出风壳体一端的出风孔流出,气流流动较规律;另外在电池组进风壳体上垂直于单节电池单体长度方向设置了挡风板,减少了气流损失,保证足够的气流流入电池包内,最终可使电池包内温差降低35%~60%,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的储能电池包组合的散热通风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1的储能电池包组合的散热通风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a):实施例1的进风壳体的局部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3(b):实施例1的进风壳体的局部结构反面示意图
图4:实施例1的出风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储能电池包组合的散热通风结构,如图1所示,由两个独立电池组模块单元9呈上下布置构成电池包10,电池组模块单元9之间形成可使气流通过的空间8,空间8的具体结构如图2中所示,在电池组模块单元9之间形成的空 间8的一侧与风扇4连通,风扇4送入对流气流;风扇4固定在外壳1上,构成上述空间8的电池组模块单元9的壳体为进风壳体3,电池包1两个独立电池组模块单元9的外侧壳体为出风壳体2;在进风壳体3上,与风扇4所在位置的一侧开有进风孔6,其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a)、图3(b)所示,图3(a)为正面示意图,图3(b)为反面示意图,进风孔6为矩形孔,孔的长边与单节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平行,孔的长度为1.5倍单节电池单体的长度,宽度为单节电池单体直径的30%;在进风壳体3上固定设置有挡风板7,挡风板7与单节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且与进风孔6中心的直线距离为0.8倍单节电池单体长度。在出风壳体2上,与风扇4所在位置相对的另一侧开有出风孔5,其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出风孔5为矩形孔,孔的长边与单节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平行,孔的长度为1.5倍单节电池单体的长度,宽度为单节电池单体直径的30%。
采用上述散热通风结构制作的电池包1,两个独立电池组模块单元9呈上下布置,风扇4吹出的气流被进风壳体3上的挡风板7挡住,从进风壳体3一端的进风孔6进入,通过电池组,从出风壳体2一端的出风孔5流出。使用2C电流对电池包进行充放电,测试得到电池包内的温差为5℃,与现有电池包相比,温差降低了38%。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26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