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窗玻璃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3388.2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6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李博学;贾艳宾;任永超;吴迪;张强;安立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16 | 分类号: | E05F15/1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窗 玻璃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特别是汽车车窗玻璃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减小车内振动噪声、提高乘坐舒适性的要求日益提高,一些细节方面如:电器件及其它附件的操作噪音也会影响到消费者对车辆品质及工艺水平的判断,因此优化汽车各部件设计,减少附件操纵噪音是汽车生产企业越来越加重视的问题。汽车车窗玻璃和车窗玻璃升降机构是汽车必不可少的安全部件。车窗玻璃升降机构用于操纵汽车门窗玻璃的开度,它直接影响到车厢内的通风、驾驶员的视野和车内乘员的舒适性。车窗升降机构分为手动和电动,目前较多采用的是电动升降机构。电动升降机构由电机驱动卷线轮转动,卷线轮转动时卷绕拉绳,由拉绳带动玻璃升降。现有车辆玻璃升降机构的电机转速是恒定的,即玻璃升降为匀速,车窗玻璃在开始下降、下降到底及开始上升、上升到顶时速度发生变化,因此引起撞击噪声明显。采用通过控制玻璃泥槽加持力来缓解撞击声的方法,会造成电机噪声频率发生变化,使玻璃与泥槽摩擦声明显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明显降低汽车车窗玻璃启动和到位停止时撞击噪音的汽车车窗玻璃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车窗玻璃升降机构,它包括玻璃升降电机和卷线轮,卷线轮安装在玻璃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卷线轮上缠绕拉线,特别之处是,所述卷线轮为变直径结构,在轴线方向卷线轮由位于中部的匀速段和位于两侧的变速段构成,匀速段直径大于变速段直径。
上述汽车车窗玻璃升降机构,所述卷线轮中部的匀速段为圆柱体形,两侧的变速段为圆锥体形,在变速段的外端设有挡边。
上述汽车车窗玻璃升降机构,所述卷线轮中部的匀速段为圆柱体形,所述两侧变速段为圆锥体形和圆柱体形之组合。
上述汽车车窗玻璃升降机构,所述卷线轮中部匀速段的直径为D,卷线轮两端直径为d,D=(1.5-2)d。
上述汽车车窗玻璃升降机构,所述卷线轮轴向长度为L,卷线轮匀速段的轴向长短为B,L=(1.5-2)B 。
本实用新型针对解决汽车门窗玻璃启动及到位停止时易产生撞击嘈音问题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汽车车窗玻璃升降机构,所述机构包括电机和安装在电机上的卷线轮,卷线轮采用变直径设计,其轴线方向上其中部直径大于两端直径。该结构,当车窗玻璃处于顶端或底端时拉线在卷线轮的小直径部位上缠绕,所以在转速一定时车窗玻璃移动速度会相对缓慢,从而减小车窗玻璃升降到顶端或底端时产生撞击噪音,当车窗玻璃启动后再运动时,拉线则在卷线轮大直径部位缠绕,恢复了正常升降速度。本实用新型基本不增加生产成本,除卷线轮外无需变动车窗玻璃升降机构其他零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适于推广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4分别为不同结构卷线轮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卷线轮,1-1、匀速段,1-2、变速段,1-3、挡边,2、拉线,3、玻璃升降电机的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玻璃升降电机和卷线轮1,卷线轮安装在玻璃升降电机的输出轴3上,卷线轮上均匀缠绕着拉线2,当玻璃升降电机转动时带动卷线轮转动,由玻璃拉线牵引车窗玻璃的升降,当车窗玻璃处于顶端或底端时拉线分别位于在卷线轮两侧的位置。为降低车窗玻璃升降到顶端或底端的速度,本实用新型对传统卷线轮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将卷线轮的等直径结构改进为变直径结构,即:在轴线方向上卷线轮由位于中部的匀速段1-1和位于两侧的变速段1-2构成,匀速段直径大于变速段直径。该改进使车窗玻璃处于顶端或底端时拉线是在卷线轮变速段的小直径处缠绕,所以在电机转速一定的条件下,拉线速度会相对缓慢,使车窗玻璃在顶端或底端时产生撞击声音减小,当车窗玻璃启动后再运动,拉线则在卷线轮匀速段的大直径处缠绕,恢复了正常升降速度。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卷线轮的几个实施例。图2所示,卷线轮中部的匀速段1-1为圆柱体形,两侧的变速段1-2为圆锥体形,圆柱体和圆锥体匹配接合,为防止拉线由卷线轮上滑脱,在变速段的外端设有挡边1-3。图3所示,卷线轮中部的匀速段1-1为圆柱体形,两侧变速段1-2采用圆锥体形和圆柱体形之组合。图4与图3所示的卷线轮不同之处在于,其变速段1-2由两段圆柱体和两段圆锥体组合而成,这样可使拉线运行更加平稳。卷线轮的主要部位尺寸关系如下:卷线轮中部匀速段的直径为D,卷线轮两端直径为d,D=(1.5-2)d;卷线轮轴向长度为L,卷线轮匀速段的轴向长短为B,L=(1.5-2)B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33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定时插座
- 下一篇:访问固态硬盘空间的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