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布液器和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4112.6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0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辉;陈拥军;谢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婉婉;王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布液器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液器和一种反应釜。
背景技术
目前加氢催化剂用的载体原材料-拟薄水铝石,采用的是NaAlO2-Al2(SO4)3法(简称Al2(SO4)3法),两者中和反应制备而得,该工艺路线中NaAlO2溶液由氢氧化铝与苛性钠反应制备,性质不稳定,极易水解析出结晶。因此在反应釜内采用封闭盘管式分布器,盘管下部平均分布筛孔,将NaAlO2溶液分散加入,由于NaAlO2溶液不稳定,结晶物堵塞管线,造成盘管压力增加,液体更难通过造成酸碱反应不均衡而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
CN202415204U公开了一种液体分布器,其中所述液体分布器为圆锥型凹槽结构,所述圆锥型凹槽的底部设有孔,所述孔上装有螺旋喷嘴。
CN2241573Y公开了一种液体收集分布器,所述液体收集分布器,包括布液管[1]、盘板[2]、泪孔[11],其特征是:所述的布液管顶端有封闭的管盖[3]、上部开有气孔[4]、管壁内开有液体通道[5]、外管壁上有凸肩[6],所述的盘板上开有布液管安装孔[7]和泪孔[11],使布液管插入盘板的安装孔内,布液管上的凸肩正好放在盘板上,在盘板上面的布液管管壁上分别开有对称的小通液孔[8]和大通液孔[9],小通液孔[8]和大通液孔[9]均与管壁中的液体通道[5]相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结构简单、折装方便,用于反应釜中液体分布时,能够有效缩短液体停留时间,防止液体局部滞留引起结晶物堵塞,促进液体分布均匀、流体阻力小的布液器和反应釜。
为实现前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布液器,连通有进液管,其中,所述布液器包括布液器本体,所述布液器本体上分布有与所述进液管连通以向预定装置的受液位置输送液体的多个通孔,其中,所述布液器还包括:能够将布液器可拆卸连接到预定装置的部件。
优选地,所述部件为挂钩,所述布液器通过所述挂钩可拆卸地挂扣到预定装置上。
优选地,所述挂钩为多个,多个所述挂钩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布液器本体的外周缘上。
优选地,所述布液器本体呈环状结构,所述多个通孔均匀分布在呈环状结构的布液器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布液器本体呈圆环结构。
优选地,所述布液器本体包括内环和外环,其中,所述内环的直径为R1,所述外环的直径为R2,R1:R2=1:1.1-10。
优选地,所述布液器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缺口,以使得所述布液器本体整体呈部分环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布液器本体包括内环和外环,其中,所述内环的直径为R1,所述外环的直径为R2,所述缺口对应于内环的弦长为L,L:R1:R2=1:1-6:3-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应釜,具有反应腔,其中,所述反应腔上部可拆卸地连接有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布液器。
优选地,所述布液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反应腔的受液位置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布液器与所述反应腔卡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反应釜为酸碱中和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的布液器可拆卸的安装到预定的装置上,拆装方便,结构简单,当将其用于分布液体时,能够有效缩短液体停留时间,防止液体局部滞留引起结晶物堵塞,促进液体分布均匀,并且流体阻力小。
例如当将本实用新型的布液器用于酸碱中和反应釜例如NaAlO2-Al2(SO4)3法制备拟薄水铝石使用的反应釜中时,相比于原盘管式分布器为固定在反应釜内,造成发生堵塞,折装困难,现场焊接量大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布液器可拆卸安装,结构简单,并且能够有效缩短偏铝酸钠溶液的停留时间,防止液体局部滞留,促进了液体的均匀分布,阻力小。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布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41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