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4297.0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0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林万益;林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地生物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结构,其将多种陶瓷能量分子结合,以产生一放射能量,利用能量放射、渗透特性,以产生共振,使流体的大分子团,转换为小分子团,该节能结构适用于一冰水机,其可提升整体运作功能与缩短作功时间,并降低机械噪音,以及减少机械负荷,同时流体分子细小化且提升流体的流畅。进而相对提升效率,以降低功率输出,达到节能效果。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冻空调,其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各类型的商业办公大楼、半导体电子工厂、无尘空间、医院、饭店、各型住宅大楼或交通枢纽集散场所。现有的冷冻空调的主要构成元件于近十多年来,其无太多变更,该主要构成元件是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冷媒与相关管线。
但近年环保意识的提升,各类型的节能减碳的产品应运而生,该些产品是大刀阔斧的变更原有设计,或者大幅更换该些产品中的部分元件的材质。
然而,却无法适用于现有的冷冻空调,其主要的原因有二。其一,因现有的冷冻空调的体积过于庞大与元件数量众多,若要变更原有的设计,恐有执行上的困扰;其二,若大幅更换元件,则所费不赀;其三,更换元件后的保固责任问题难以界定;对于厂商或使用者而言,都有其难处。
虽上述的变更,其能够达到节能减碳的目的,但从未有任何发明人思考如何于不变更原有构成元件的情况下,而达到节能减碳的目的,特别是现有的冷冻空调。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结构,其无需停冰水机运作,并且于无需拆解原有的元件的情况下,即可提升整体运作功能与缩短作功时间,并降低机械噪音,以及减少机械负荷,同时提升流体的流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能结构,其应用于一冰水机,该冰水机具有一压缩机、一冷凝器与一膨胀阀,该压缩机与该冷凝器之间设有一第一冷媒吐出管,该冷凝器与该膨胀阀之间具有一第二冷媒吐出管,其特征在于,该节能结构包含有:
一保温层;
一连接层,其设于该保温层的一面;以及
一能量层,其设于该连接层远离该保温层的一面,该能量层包覆于该压缩机、该冷凝器、该第一冷媒吐出管与该第二冷媒吐出管的外部。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还可增加如下技术特征:
该连接层与该保温层之间具有一能量反射层。
进一步具有一粘着层,该粘着层设于该能量层远离该连接层的一面,该粘着层贴附于该压缩机、该冷凝器、该第一冷媒吐出管与该第二冷媒吐出管的外部。
进一步具有一固定带,该固定带绕设于该保温层远离该连接层的一面。
进一步具有一结合单元,该结合单元具有一第一件与一第二件,该第一件设于该能量层远离该连接层的一面,该第二件设于该保温层远离该连接层的一面,该第二件选择性连结该第一件。
该结合单元为一扣合件或一拉链结构。
进一步具有一结合单元,该结合单元具有一第一件与一第二件,该第一件设于该节能结构的一侧边,该第二件设于该节能结构的另一侧边,该第二件选择性连结该第一件。
该结合单元为一扣合件或一拉链结构。
该冷凝器还具有一冷却水出管与一冷却水入管,该能量层包覆于该冷却水出管的外部与该冷却水入管的外部。
该能量反射层是一铝层、一铝合金层、一锡箔层或其他金属层;该能量层为一放射能量产生层或一远红外线层,或者为一陶瓷粉末结合层。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结构的能量层的放射、渗透能量能够使如冷媒、冷却水、冷冻油及冰水分子微米化或离子化,同时也能使管路中的污垢分解排出,故能够减少长期使用化学清洗药剂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冰水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能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结构包覆于一第一冷媒吐出管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地生物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地生物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42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