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散热器支承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4883.5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3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常爱军;连二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汇智达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215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散热器 支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散热器支承板。
背景技术
汽车散热器是汽车冷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散热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车冷却系统的正常工作。汽车散热器主要安装于汽车发动机的前面,并在车体大架上固定,故发动机的震动,路况造成的震动会随之传导到散热器上,再加上散热器内部冷却液的循环会对散热器造成脉冲性冲击,冷却液流到散热器内部所产生的热涨冷缩现象。这一系列的问题就要求散热器本身具有极强的抗震性。而传统的散热器均采用的是在上下水室的位置添加减震垫,或者是没有减震垫,直接将外侧板与水室连接在一起。这样散热器的减震效果很小,容易造成散热器的泄露。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减震效果差、寿命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散热器支承板,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器支承板,其特点是所述的支承板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为两个,开口倾斜30度角设置,开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散热带的一个波峰距。
所述的支承板与散热带和冷却管通过钎焊固定连接。
所述的开口距主片下沿125-150mm,开口的宽度为一个波峰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器支承板,其将散热器本身的各部件连接方式由硬连接转变为了软连接,使散热器本身有了一定的变形区间用于释放内应力,达到散热器内部不承受太大应力的目的,以减小泄露损坏的发生。提高散热器实用寿命,增加散热器的抗震性,减小散热器泄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1.支承板;2.散热带;3.冷却管;4.主片;5.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器支承板,其特点是所述的支承板1上设置有开口5,开口5为两个,开口5倾斜30度角设置,开口5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散热带2的一个波峰距。
进一步,所述的支承板1与主片4、散热带2和冷却管3通过钎焊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开口5距主片4下沿125-150mm,开口5的宽度为一个波峰距。
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器支承板,其支承板开口的同时并不损坏散热器的整体结构,在散热器热涨冷缩或受到上下震动和扭转力的时候,开口位置就成了释放应力的集中点,而这一集中点在内侧还具有能够维持很高弹性变形量的散热带和冷却管,故这样既保证了散热器的应力释放,同时也避免了散热器承受集中应力不能释放而造成散热器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汇智达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未经保定汇智达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48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散热带汽车水箱
- 下一篇:一种大尺寸薄壁硅橡胶套模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