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被动式动力减振的浮置板轨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6914.0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6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吉忠;颜华;杨捷;郑小艳;潘自立;林红松;张雷;蔡文峰;傅丽霖;和振兴;徐志胜;韩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D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被动式 动力 浮置板 轨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轨道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被动式动力减振的浮置板轨道结构。
背景技术
浮置板轨道又称为质量-弹簧轨道系统,是将具有一定质量和刚度的混凝土道床板浮置通过减振器(钢弹簧或橡胶减振器)置于基础之上,利用道床板的质量惯性力来平衡列车运行引起的动荷载。自1965年在德国首次得到应用以来,以其优良的减振性能,在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了大量应用。
目前,减震效果最好的轨道结构当属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而现有的浮置板轨道结构第一阶固有频率在12Hz左右,对现实生活及生产中需要隔离的频率为5~15Hz之间的低频振动成份,现有的浮置板轨道结构不仅起不到降低的作用,反而因为该频段振动接近轨道结构的固有频率,产生共振,会增强该频段的振动影响。要提高轨道结构对低频振动成份的缓冲效果,传统的办法是降低轨道结构的固有频率,即增加轨道结构的质量,或降低轨道结构的刚度。由于受铁路基础建筑界限及成本所限,作为轨道结构关键部件之一的轨道板质量增加所带来的减振效果有限;若减低轨道结构刚度,固有频率可减小,但刚度降低过大,则轨道结构位移增大,带来列车运行安全隐患,因此,已无法进一步通过上述形式来达到降低低频范围内的振动影响。
当地铁列车经过减振要求较高的建筑物时,如科研机构、音乐厅、医院、军事设施、博物馆及古建筑等,低频振动成份不仅容易引起结构的疲劳损伤,影响设备寿命,还会影响铁路上盖博物馆等物业的使用环境及沿线精密仪器仪表的工作精度,易导致电气部件和自控系统的工作失灵,同时振动还不可避免地产生噪声,影响周围人员的工作及身心健康。因此,有必要采用新技术对轨道板的低频减振性能做进一步的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被动式动力减振的浮置板轨道结构,以降低与轨道结构固有频率接近的振动成份,消除轨道结构在该频段的有害振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被动式动力减振的浮置板轨道结构,包括浮置板主体、支撑基础和钢轨,钢轨通过扣件固定在浮置板主体上,沿线路延伸方向连续铺设的浮置板主体通过减振器置于支撑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浮置板主体的长度范围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附加质量块,附加质量块通过弹性构件与对应的浮置板主体或者支撑基础弹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各浮置板主体的长度范围内设置与浮置板主体内或者支撑基础弹性连接的附加质量块,通过合理选择附加质量块的结构形式、动力参数以及与浮置板主体或支撑基础间的耦合关系,便可在预期频段上实现附加质量块的振动相位与浮置板主体或支撑基础的振动相位相反,以实现减小浮置板主体或支撑基础的低频振动成分的目的,消除轨道结构在该频段的有害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被动式动力减振的浮置板轨道结构中浮置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被动式动力减振的浮置板轨道结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被动式动力减振的浮置板轨道结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被动式动力减振的浮置板轨道结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被动式动力减振的浮置板轨道结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构件及所对应的标记:浮置板主体101,框架空间101a、支撑基础102,附加质量块103,钢轨104,扣件105,减振器10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列车通过时会对浮置板主体产生向下的强大作用力,浮置板主体再将此作用力继而传递至浮置板支撑基础,在现有浮置板轨道结构中,为了获得更优的减振效果,可通过继续降低轨道结构的固有频率的方法来实现,即增加轨道结构的质量,或降低轨道结构的刚度。由于受铁路基础建筑界限及成本所限,作为轨道结构关键部件之一的浮置板本体质量增加所带来的减振效果有限;若减低轨道结构刚度,固有频率可减小,但刚度降低过大,则轨道结构位移增大,带来列车运行安全隐患,因此,传统整体式浮置板轨道结构已达到其最优的参数设计,已无法通过优化自身参数而获得更优的减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69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挥发性气体的清洗装置
- 下一篇:激光切割机LED玻璃灯罩正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