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提取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7300.4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7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凡;葛国平;韦传东;李春艳;柳雄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提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提取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罐,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提取罐。
背景技术
在植物提取行业中,通常用提取罐或逆流提取装置来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但是现有的逆流提取装置价格昂贵,一般企业无力承受,而提取罐虽然价格相对便宜,但提取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提取罐;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提取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提取罐,包括呈圆筒状的罐体,所述的罐体内设置有能让液体通过的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的上隔板和下隔板将提取罐分隔成出液区、进液区和提取区,在出液区上设置有出液口,在进液区上设置有进液口,在提取区上设置有第一人孔。
在上述的高效提取罐中,所述的提取区上还设置有第二人孔。
在上述的高效提取罐中,所述的第一人孔的上端与上隔板的距离在5-15cm之间。
在上述的高效提取罐中,所述的第二人孔的下端与下隔板的距离在5-15cm之间。
在上述的高效提取罐中,所述的下隔板上设置有喷流孔,所述的喷流孔在下隔板上由中心向边缘呈放射状分布。
在上述的高效提取罐中,所述的进液区的容积与提取区的容积之比在1:4-1:40之间。
在上述的高效提取罐中,所述的出液区的容积与提取区的容积之比在1:4-1:40之间。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需要提取的物料与提取液之间能够接触充分,从而提高提取效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隔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中,罐体1、输液泵2、储罐3、出液口11、进液12、上隔板21、下隔板22、出液区31、进液区32、提取区33、第一人孔41、第二人孔42、喷流孔22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高效提取罐,包括呈圆筒状的罐体1,所述的罐体1内设置有能让液体通过的上隔板21和下隔板22,所述的上隔板21和下隔板22将罐体1分隔成出液区31、进液区32和提取区33,在出液区31上设置有出液口11,在进液32上设置有进液口12,在提取区33上设置有第一人孔41。
所述的提取区33上还设置有第二人孔42。
所述的第一人孔41和第二人孔42均可以打开和关闭,且关闭时呈密封状态,由于人孔是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的第一人孔41的上端与上隔板21的距离在5-15cm之间。
所述的第二人孔42的下端与下隔板22的距离在5-15cm之间。
所述的下隔板22上设置有喷流孔221,所述的喷流孔221在下隔板22上由中心向边缘呈放射状分布。
所述的进液区32的容积与提取区33的容积之比在1:4-1:40之间。
所述的出液区31的容积与提取区33的容积之比在1:4-1:40之间。
在工作时,如图3所示,用输液泵2的出料口连接进液口12,用输液泵2的进料口连接储罐3,其中储罐3中储存有提取液。将需要提取的物料通过第一人孔41加入到提取区33中,关闭第一人孔41。
将提取液用输液泵2从储罐3中打入到提取区33内,继续输液,此时,提取液与提取区33内的物料接触并产生浸泡的效果,当提取液完全填满提取区33时,由于受到提取液的冲击,物料在提取区33内呈沸腾状开始翻滚,使提取液与物料进行充分的接触,从而将物料中的有效成分析出,进一步的,提取液进入到出液区31并由出液口11出料。此过程可以连续进行,直到提取完成。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下隔板22上设置有喷流孔221,所述的喷流孔221在下隔板22上由中心向边缘呈放射状分布。因此,提取液从下隔板22进入时由中心向四周的流速逐渐减小,由此对物料的冲击也由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小,使物料在提取区33产生从中心向周边翻滚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提取的效率。
提取完成后,打开第二人孔42,将物料从第二人孔42中取出,即可进行下一批次的操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73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系统内的共模终止
- 下一篇:一种多光束分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