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变焦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7301.9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5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冰;晁攀攀;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变焦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装置涉及透镜组机构变焦领域,尤其是涉及用来控制透镜组焦距的一种自动变焦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变焦机构多应用于摄像头、建议数码相机、具有拍照或者录像功能的移动电话等电子装置中,这些内置成像模组的电子装置因其自身厚度的限制,要求其中变焦机构的结构尽可能简单,体积尽可能小,但是现在多采用电机配合多级齿轮传动的方式,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的缺点。
2004年5月25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67414000号揭示了一种两群式变焦镜头的变焦机构,其具有两个透镜框、连接两透镜框的弹簧机一凸轮筒。其中一透镜框上设有驱动杆及眼广州方向延伸的长槽,另一透镜框上设有与长槽配合的凸起,凸轮筒上设有驱动杆相对于定位齿。变焦时,调节驱动杆与定位齿的配合位置以转动设有该驱动杆的透镜框,该透镜框与弹簧一起带动另一透镜框一同绕光轴转动,该两透镜框上还分别设有凸轮跟随件,与凸轮筒内的相应凸轮轨道配合,故,该透镜框转动的同时沿光轴移动,以改变两透镜单元间的距离。但由于该变焦机构通过设有长槽以及驱动杆的透镜框与设有定位齿的凸轮筒之间的相对运动而移动两透镜单元,因而其变焦过程仍较复杂,体积亦相对较大,故该变焦镜头的变焦机构仍难以应用在内置有成像模组的较薄电子装置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变焦机构,采用步进电机搭配丝杆、滑块的传动方式,可以简化变焦结构,尽量减小镜头体积,满足多种使用环境。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变焦机构包括驱动控制器、传动机构、固定机构,所述控制驱动板接收端与上位机双向连接,控制驱动板控制端与传动机构接收端连接,传动机构输出端与固定机构连接。
所述驱动控制器包括处理器、驱动芯片、串口芯片,所述上位机通过串口芯片与处理器双向通讯连接,处理器输出端与驱动芯片输入端连接,驱动芯片输出端与传动机构接收端连接,驱动芯片输出端是驱动控制器控制端。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外框架、光源、透镜组、平镜,所述外框架形状为中空圆柱体,外框架左端为固定光源的左端盖,外框架右端为固定平镜的右端盖,外框架凸起部分设置缺口,用于第一滑块在丝杆上滑动;传动机构固定于外框架凸起部分,透镜组固定于外框架中部。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丝杆、滑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透镜1、透镜1夹具,所述驱动芯片输出端控制步进电机转动,丝杆与步进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并随步进电机转动;第一滑块与丝杆螺纹连接,透镜通过第二滑块与滑杆连接,第一滑块带动透镜夹具在滑杆上移动,滑杆固定于外框架与右端盖之间。
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透镜组夹具,所述透镜组夹具是中空端面,所述透镜组夹具固定透镜组。
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透镜夹具,所述透镜夹具是中空端面,所述透镜夹具固定透镜。
所述透镜组、透镜、平镜中心在同一条外框架轴线上。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采用步进电机作为动力源,通过丝杆、第一滑块1、透镜1夹具、第二滑块2和滑杆组成的机构带动透镜移动实现变焦,结构简单可靠,定位快速准确。
2) 本实用新型采用步进电机配合丝杆、滑块的传动方式,结构简单,定位可靠,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视频监控系统。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沿着外框架主轴线剖视图。
图2是图1从A-A线的右剖面图。
图3是图1去除外框架拆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工作原理:
1)驱动控制器中的串口芯片接收上位机信号,采用全双工方式与上位机通信;处理器分析处理得到的上位机信号,并控制驱动芯片工作;
2)步进电机被驱动芯片驱动。丝杆与步进电机连接,并随之同步转动。第一滑块1通过螺纹与丝杆连接。透镜夹具与第一滑块嵌套并紧密连接,并通过第二滑块2与滑杆连接。第一透镜固定在透镜夹具上。透镜组通过透镜组夹具固定在外框架上。平镜固定在外框架右端盖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7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