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的桁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7426.1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3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徐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293 | 分类号: | E04C3/293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混凝土 桁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的桁架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使用中,由于建筑功能的改变,以及既有结构缺陷等原因,经常需要对主要承重构件的梁进行加固,来满足承载能力和使用要求。现有的加固结构中,通常采用加大截面或外包钢的结构实现。加大截面的结构是增大原构件的截面来增强抗变形能力,但它有对既有梁进行剔除保护层、焊接钢筋、支撑模板、现浇混凝土和养护等一系列施工过程,施工难度大且工期较长。外包钢的结构是在梁外侧四周包裹角钢并使其与原结构形成整体构件,但其增加的截面面积较小,其对于提高构件的刚度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大幅提高既有钢筋混凝土梁刚度的桁架结构,且具有施工便捷、适应性强的优点,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钢筋混凝土梁1、设于钢筋混凝土梁1边沿的角钢2、分别设于钢筋混凝土梁1顶面和底面上的连接钢板3、分别设于钢筋混凝土梁1两侧面的钢桁架4、设于钢桁架4上的钢梁5;连接钢板3和钢桁架4均与角钢2连接。
上述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桁架结构中,分别设于钢筋混凝土梁1两侧的钢桁架4之间连接有构架钢梁6。
前述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桁架结构中,所述的连接钢板3沿钢筋混凝土梁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角钢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相贴并夹紧后,钢桁架、连接钢板分别与角钢连接,保证了受荷状态下角钢、钢桁架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之间受力和变形的一致性。再将钢梁与钢桁架焊接后,最终形成了钢与混凝土的构件组合截面,较之现有加固结构,截面高度得以大幅增加,大幅提高了既有钢筋混凝土梁的刚度、抗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同时避免了混凝土的现浇施工的过程,具有施工便捷、适应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的标记为:1-钢筋混凝土梁,2-角钢,3-连接钢板,4-钢桁架,5-钢梁,6-构架钢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它包括建筑设施上既有的钢筋混凝土梁1,将钢筋混凝土梁1边沿局部剔除,在角钢2的内侧角上涂抹水泥砂浆后,将其安装在钢筋混凝土梁1边沿,并用夹具夹紧,在钢筋混凝土梁1顶面和底面上安装连接钢板3,分别在钢筋混凝土梁1两侧面安装钢桁架4,在钢桁架4上安装钢梁5,将连接钢板3和钢桁架4分别与角钢2焊接,拆除夹具,即可完成。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刚度、抗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可将分别安装在钢筋混凝土梁1两侧的钢桁架4之间焊接构架钢梁6。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抗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可将连接钢板3沿钢筋混凝土梁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74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二次电池
- 下一篇:基于厂网协调的火电厂厂级负荷优化分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