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氨基酸活性炭吸附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7658.7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0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谢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江晨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5/22 | 分类号: | B01D15/2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钱成岑 |
地址: | 6185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酸 活性炭 吸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附柱,尤其是一种以活性炭为吸附剂的用于氨基酸吸附净化的吸附柱,属于化工单元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活性炭具有很大的表面积,而且炭粒中还有更细小的孔-毛细管。这种毛细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常用于吸附剂使用。在氨基酸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脱色和去除有机杂质处理,常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因此氨基酸液体作为原料进行脱色和去杂质时,影响其效率的因素主要为单位体积吸附剂处理料液量和料液停留时间,传统的吸附装置主要采用罐体内装填活性炭的方式进行吸收,这种吸收方式容易造成原料液在吸附剂内分布不均而产生沟流,降低吸附效率,同时这种原料也从上自流而下的吸附方式,为了增加停留时间,也需要相应加大填料的高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氨基酸活性炭吸附柱,能够有效的进行氨基酸原液脱色和去除有机杂质,并且具有吸附停留时间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氨基酸活性炭吸附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下端部设置有进口,上端部设置有出口,所述进口管道上设置有吸附进口控制阀,出口管道上设置有吸附出口控制阀,所述柱体的内部分层装填有不同粒度的活性炭填料层。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氨基酸活性炭吸附柱相比于传统设计的吸附由上而下自流的吸附过程,本方案由上而上的吸附更有利于控制原料液体在活性炭填料层内的停留时间,更加生产的需求调节进液量达到灵活的改变吸附程度,提高吸附效率,还避免了传统的吸附过程容易在填料中产生沟流使得吸附剂利用不充分,降低吸附效率的缺点;同时由于采用了不同粒度的活性炭填料层的分层装填,使得各层的吸附效率不相同,这种沿高度上的立体式吸附能够使得各段针对不同的目标吸附物,提高设计和使用的灵活性。
所述活性炭填料层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侧部设置有导流孔,且相邻层隔板的导流孔位于柱体内侧反向位置,使柱体沿长度方向上形成供氨基酸液流通的折流通道。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隔板使得各活性炭填料层易于装填,方便吸附柱安装,隔板的一侧部设置有导流孔,而两相邻的隔板的导流孔位于不同的主题内侧壁,使得原料液在吸附过程中能够走隔板形成的折流通道,折流通道类似连续的“之”字形,提高了料液和吸附剂的接触时间,有利于提高吸附效率。
所述进口管道上连接有再生进口管道,所述再生进口管道上设置有再生进口控制阀,所述进口管道上连接有再生出口管道,所述再生出口管道上设置有再生出口控制阀。
所述再生进口管道连接有储罐,所述储罐出口的再生进口管道上设置有泵。
所述再生进口管道上还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补气控制阀。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再生管道可以用于吸附柱的再生,再生液通过储罐和泵进入吸附柱内,由上而下对吸附柱进行再生,再生过程中,不同粒度的活性炭填料层设计也有效的提高了再生效果,所述进气管能够在再生后用惰性气体对吸附柱进行吹扫,以提高再生效果和方便后续使用。
包含至少2个相互并联的柱体,各柱体的进口管道、出口管道、再生进口管道和再生出口管道相互连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相互并联的柱体能够保证生产的不间断,在一个使用时,另一个进行再生或者备用,提高生产的灵活性。
所述柱体内设置有8-15层活性炭填料层。
所述活性炭填料层的粒度由下至上依次减小。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8-15层活性炭填料层使得在吸附效果上和经济投入上得到了平衡,活性炭填料层的粒度由下至上依次减小使得吸附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再生过程。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活性炭吸附柱设计合理,由下而上的吸附方式使得能有效的控制吸附停留时间,并能够避免传统吸附方式原料液在吸附剂上分布性能不高导致的沟流而使得吸附效率不高的缺点,特别适用于氨基酸原液脱色和去除有机杂质,具有控制程度高,吸附效率好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柱体、2-进口、3-出口、4-活性炭填料层、5-隔板、6-导流孔、7-吸附进口控制阀、8-吸附出口控制阀、9-再生进口控制阀、10-再生出口控制阀、11-储罐、12-泵、13-补气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江晨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罗江晨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76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