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器组投切真空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8573.0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3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秦成伟;霍家鹏;王珂;林卫东;刘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开真空开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H01H33/664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陈冰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器 组投切 真空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断路器。
背景技术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供电系统中所承担的作用是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提高功率因数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安装并联电容器组,但目前真空断路器在投切电容器组时的重燃概率依然居高不下,根据绍兴试验站的资料显示,在10kV领域,国产真空开关近年来投切电容器组的重燃率一直在1%左右的水平。对于35kV真空断路器投切电容器组的重燃概率更是大于2%,有些产品甚至达到近10%的重燃概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断路器投切电容器组的重燃概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串联开断技术的电容器组投切真空断路器,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该断路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导电部件、传动机构和弹簧机构,导电部件中每相的灭弧室Ⅰ和灭弧室Ⅱ呈垂直左右设置,设于灭弧室Ⅰ底端的动导电杆Ⅰ和设于灭弧室Ⅱ底端的动导电杆Ⅱ通过软连接相短接,该断路器还包括具有水平顶面的连接板,传动机构中绝缘拉杆的顶端与连接板的底部中间相连接,连接板顶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动导电杆Ⅰ的底端和动导电杆Ⅱ的底端。
导电部件中每相的灭弧室Ⅰ和灭弧室Ⅱ可呈水平上下设置,设于灭弧室Ⅰ左端的动导电杆Ⅰ和设于灭弧室Ⅱ左端的动导电杆Ⅱ通过软连接相短接,该断路器可包括垂直的连接板、“V”型传动臂Ⅰ和“V”型传动臂Ⅱ,传动机构中绝缘拉杆的顶端与连接板的底端相连接,传动臂Ⅰ和传动臂Ⅱ的底端分别通过转轴固定在断路器的框架上,传动臂Ⅰ的左侧边顶端与连接板的顶端相铰接,其右侧边顶端与动导电杆Ⅰ的左端相铰接,传动臂Ⅱ的左侧边顶端与连接板的底端相铰接,其右侧边顶端与动导电杆Ⅱ的左端相铰接。
导电部件中每相的灭弧室Ⅰ和灭弧室Ⅱ可分别呈垂直和水平设置,设于灭弧室Ⅰ底端的动导电杆Ⅰ和设于灭弧室Ⅱ左端的动导电杆Ⅱ通过软连接相短接,该真空断路器还包括“T”型传动臂,传动臂的中部通过转轴固定在断路器的框架上,传动机构中绝缘拉杆的顶端与传动臂的左端相铰接,传动臂的右端与动导电杆Ⅰ的底端相铰接,传动臂的下端与动导电杆Ⅱ的左端相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断口采用串联断口模式,在高电压下的击穿概率比单断口小,其绝缘可靠性好于单断口真空灭弧室,将两只24kV的真空灭弧室串联用于40.5kV电压系统,采用刚性连接,一只绝缘拉杆带动两只灭弧室的方式,易于保证同期性和其他机械特性参数,解决了普通真空断路器用于投切电容器组时重燃概率居高不下的难题,灭弧室部分整体安装于框架之上,用一台弹簧机构当做动力传输源,实现外形与普通断路器的相似,实现在配合和装配时都无异于传统断路器,对批量生产和推广有重大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灭弧室Ⅰ和灭弧室Ⅱ呈垂直左右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灭弧室Ⅰ和灭弧室Ⅱ呈水平上下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灭弧室Ⅰ和灭弧室Ⅱ分别呈垂直和水平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采用框架承载模式,弹簧机构在下、传动机构居中,一次导电部件在上的上中下布置模式,每相均由两只24kV灭弧室固封而成,灭弧室两静端分别由导电件引至上下出线座作为断路器上下两极,导电部分通过框架的承载与弹簧机构配合,满足断路器的分合闸功能。
如图1所示,导电部件中每相的灭弧室Ⅰ1和灭弧室Ⅱ2呈垂直左右设置,设于灭弧室Ⅰ1底端的动导电杆Ⅰ3和设于灭弧室Ⅱ2底端的动导电杆Ⅱ4通过软连接5相短接。该断路器还包括具有水平顶面的连接板7,传动机构中绝缘拉杆6的顶端与连接板7的底部中间相连接,连接板7顶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动导电杆Ⅰ3的底端和动导电杆Ⅱ4的底端。
合闸时,弹簧机构带动传动机构动作,使绝缘拉杆6向上垂直移动,通过连接板7同时推动动导电杆Ⅰ3和动导电杆Ⅱ4向上移动,从而使灭弧室Ⅰ1和灭弧室Ⅱ2同时合闸,保证了断路器同期、行程等参数的一致可靠。分闸时弹簧机构带动绝缘拉杆6向下垂直移动,使灭弧室Ⅰ1和灭弧室Ⅱ2同时分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开真空开关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开真空开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85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灭弧开关
- 下一篇:一种高压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用慢分慢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