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灌装组件、灌装装置以及清洗灭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9240.X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5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何船;霍本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10 | 分类号: | B67C3/10;B67C7/00;B67C3/26;A61L2/16;A23L3/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装 组件 装置 以及 清洗 灭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制药、食品生产等行业的灌装及清洗灭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灌装组件、灌装装置以及清洗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采用灌装装置灌装对残氧量具有严格要求的食品、药品等原液时,通常需要进行充入惰性气体例如氮气,以排出灌装容器内的含氧空气。
目前通常采用分开充入惰性气体的方式,即在灌装前后分别向灌装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采用这种方式的灌装机存在如下不足:一、无法实现边灌装边充惰性气体,工作效率低;二、惰性气体的充入不顺畅、均衡;三、拆装不便,费时费力;四、不能进行在位清洗和在位灭菌,而需要在生产完成后,手动将灌装管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和消毒后,再安装到设备上,无法满足制药、食品生产等行业“良好作业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五、当灌装机停止灌装时,由于目前采用的灌装针头为平切或斜切,残留在针头的原液虽然有一定的粘性,但因为与针头的接触面积小,残留原液容易滴漏下来,腐蚀台面且影响作业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边灌装边充惰性气体且惰性气体的充入顺畅均衡充分、可实现在位清洗和在位灭菌、拆装方便、无清洗灭菌死角、无液体滴漏的灌装组件、灌装装置以及清洗灭菌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灌装组件,包括内灌针、外灌针,所述外灌针为下端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外灌针侧壁上设有接入口,所述外灌针套设在所述内灌针上,所述外灌针内壁与所述内灌针外壁之间形成外灌装腔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在所述外灌装腔室上部的外灌针内壁与内灌针外壁之间的间隙大于在所述外灌装腔室下部的所述外灌针内壁与所述内灌针外壁之间的间隙,所述接入口设置在所述外灌装腔室上部。
所述内灌针与所述外灌针上端通过快卡装置连接。
所述内灌针下端部为三叉结构针头。
一种灌装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灌装组件,还包括原液充入装置和惰性气体充入装置,所述原液充入装置与所述内灌针上端连通,所述惰性气体充入装置通过所述接入口与所述外灌装腔室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原液充入装置与所述内灌针上端通过快卡装置连通。
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连接在所述接入口上,另一端与所述惰性气体充入装置通过快卡装置连通。
一种清洗灭菌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灌装组件,还包括第一清洗灭菌源充入装置、第二清洗灭菌源充入装置和清洗杯,所述第一清洗灭菌源充入装置与所述内灌针上端连通,所述第二清洗灭菌源充入装置通过所述接入口与所述外灌装腔室连通,所述灌装组件的下端置于所述清洗杯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清洗杯和所述外灌针通过快卡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清洗灭菌源充入装置与所述内灌针上端通过快卡装置连通。
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连接在所述接入口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清洗灭菌源充入装置通过快卡装置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灌装组件的外灌针套设在内灌针上,外灌针内壁与内灌针外壁之间形成下端开口的外灌装腔室,且外灌针侧壁上开设有接入口,可以在通过内灌针进行原液灌装的同时,将惰性气体通过接入口充入外灌装腔室,实现了边灌装边充惰性气体,提高了灌装作业的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灌装组件在外灌装腔室上部的外灌针内壁与内灌针外壁之间的间隙大于在外灌装腔室下部的外灌针内壁与内灌针外壁之间的间隙,接入口设置在外灌装腔室上部,即惰性气体进入外灌装腔室处的空间较大,外灌装腔室下端的间隙较小,使惰性气体进入外灌装腔室更加顺畅,且清洗灭菌无死角,又保证了惰性气体流经外灌装腔室进入灌装容器时具有一定的流速,使惰性气体的充入均衡、充分;
(3)本实用新型的灌装装置和清洗灭菌装置在需要拆卸处均由快卡装置连接,方便设备的安装与拆卸;
(4)本实用新型的清洗灭菌装置,将清洗杯固定在外灌装腔室下端,通过将清洗灭菌源充入外灌装腔室和内灌针,实现在位清洗和在位灭菌;
(5)本实用新型的内灌针针头为三叉结构,加大了残留液体与针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残留原液的滴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灌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灌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灌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92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态高炉渣粒化及多滚筒余热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陆飞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