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能优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9669.9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5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聂运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聂运程 |
主分类号: | H02P29/00 | 分类号: | H02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443 河南省周口***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能 优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能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能优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用电设备因其能方便人们的生活和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用电设备的增多就造成整个社会的用电量急剧增加。据统计,电机系统是整个用电领域的重要耗电设备,如何降低电机的能耗直接关系着更个社会的节能效果,且如何降低电机的能耗也是一个难题。2012年,全国的电机系统耗电量约占全社会耗电总量的60%,作为“十一五”我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目前电机系统的节能工程主要是通过改造单机实现,以推广变频调速,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的方式实现节能改造,通过限制和降低电机原有的输出功率实现电机省电的目的,这种方式对于一些工作不稳定、不是满负荷运转的电机的效果很好,通过变频调速装置不仅可以使电机合理运行,而且也能避免不必要的电能消耗,收到良好的节电效果;但是这种方式对于工作稳定、满负荷运转的电机不能使用,而电机系统中又以工作稳定、满负荷运转的电机最多,因此,采用调频的方式实现电机系统的节能适用范围很窄且效果很差。现在科学研究证明,电能在传输过程中,是以不稳定的态势进入导体的,形成电流的导体内的电子会产生不规则的运动,同时电子间的碰撞、摩擦和过度震动会造成能量的损耗,久而久之,这会对负荷和导体造成腐蚀效应,进而造成电能在输送过程中产生很大的消耗,另外,经研究发现,合成红外线可改变导体内电子的运动状态,进而降低电能传输过程中的能耗,该技术被称为平衡波技术,它在保证或提高电机原有输出功率的条件下,通过提高电机和所属回路的导电性,从而降低电机和所属回路的阻性损失(热量损失)的节电方式,因此,制备出利用上述原理实现电能优化的装置具有很大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泛、利用红外线平衡波技术,在保证或提高电机原有输出功率的条件下,通过提高电机和所属回路的导电性,从而降低电机和所属回路的阻性损失(热量损失)而实现电能优化的目的电能优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能优化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红外线合成波发生单元、红外线合成波转发单元、合成波角度控制单元以及智能控制单元,所述的红外线合成波发生单元、红外线合成波转发单元、合成波角度控制单元均与智能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的红外线合成波发生单元、红外线合成波转发单元、合成波角度控制单元之间串联,所述的智能控制单元包括电路板、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处理器模块、量子流模块、电能控制模块、优化控制模块以及合成波模块,所述的电能控制模块连接有外接电源线。
所述的外接电源线上设置有断路器。
所述的红外线合成波发生单元、红外线合成波转发单元以及合成波角度控制单元均通过PCI总线与智能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的红外线合成波发生单元是由红外线发生器、康普顿效应和光电效应原理模拟芯片、存储器以及电能器件组成。
所述的红外线合成波转发单元包括远红外线陶瓷矽热片、存储器、合成波接收件以及电能器件。
所述的合成波角度控制单元由合成角度芯片调节器、存储器和电能器件组成。
所述的壳体为长方体装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聂运程,未经聂运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96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