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量化的制动钳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1104.4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5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阚青;武素荣;苏晓晨;洪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陆汽车制动系统销售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095 | 分类号: | F16D65/09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施浩 |
地址: | 20180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化 制动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钳支架,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设计的制动钳支架。
背景技术
结合制动钳的工作原理,制动钳支架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制动钳和转向节,传递切向力,对摩擦片和壳体起支撑和导向作用。传统的制动钳支架如图1A-1C所示,图1C所示的制动钳支架上设有横梁20,其主要作用是保持壳体径向固定,使支架和壳体始终接触。由于制动钳支架的材料是铸铁,因此如何减轻制动钳的重量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轻量化的制动钳支架,在保证制动钳性能的同时去除支架横梁,优化了支架设计,改变支架的质量分布、改变强度以及改善固有频率,来达到成本优化、结构稳定以及轻量化设计的目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轻量化的制动钳支架,包括不设置横梁的支架、弹簧、壳体,其中弹簧通过支架上的弹簧支撑面对壳体实施径向固定,弹簧始终和支架、壳体保持接触。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用弹簧取代传统的支架横梁,使支架横梁的作用由弹簧来替代。相较于传统的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具有如下的优点:
1、轻量化设计,降低成本:制动钳支架的材料是铸铁,支架横梁相比壳体保持弹簧要重很多,壳体保持弹簧取代支架横梁后,支架本身重量明显减轻,制动钳总成重量相应减轻,在降低成本的同时,符合汽车轻量化发展方向,在竞争中有优势。
2.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化:因为不带横梁支架的本身特性,装配简易,机加工艺简化,减少了设备和工装夹具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
3.改善噪音,减少偏磨:壳体保持弹簧取代支架横梁后,通过支架上弹簧支撑面对壳体实现径向固定,在制动过程中摩擦片在支架上作径向移动时,壳体和摩擦片不会上下蹿动,这样保持弹簧的弹簧力使支架、壳体与弹簧始终保持接触,从而提供良好的NVH性能,减少摩擦片的偏磨。
4.种类多样化,便于匹配:壳体保持弹簧取代支架横梁,因为保持弹簧种类和支架种类的多样性,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制动钳,匹配相应的支架和壳体保持弹簧,使制动钳种类更加多样化,能够迎合日益苛刻的市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传统的通过带有横梁的制动钳支架组装成的制动钳整体示意图。
图1B示出了传统的制动钳中各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1C示出了传统的带有横梁的制动钳支架的示意图。
图2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制动钳的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制动钳中各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2C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弹簧的制动钳支架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弹簧安装位置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弹簧、壳体和支架的位置示意图。
图5示出了带有弹簧的制动钳的剖面图。
图6示出了弹簧各种类的结构图。
图7示出了制动钳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2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制动钳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2B示出了制动钳中的各个构件。如图2B所示,制动钳的构件包括:导向销盖1、缓冲套管2、导向销3、防尘帽4、放气螺栓5、壳体6、支架7、活塞8、密封圈9、防尘罩10、摩擦片弹簧11、内摩擦片12、外摩擦片13和弹簧14。请同时参见图2C,支架7不设置横梁。图3示出了弹簧14的安装位置,图4示出了弹簧14、壳体6和支架7之间的相对位置。弹簧14通过支架7上的弹簧支撑面对壳体实施径向固定,弹簧14始终和支架7、壳体6保持接触。请参见图5所示的剖面图,在制动过程中,内摩擦片12和外摩擦片13在支架7上作径向移动,实现制动时,壳体6和内外摩擦片不会上下蹿动,从而提高良好的NVH性能,减少了摩擦片的偏磨。弹簧14的种类可以有多种,根据不同类型的制动钳匹配相应的支架和弹簧。弹簧种类例如如图6所示。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实现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所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陆汽车制动系统销售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陆汽车制动系统销售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11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