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风板及具有该导风板的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1610.3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6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梁杰亮;吴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10 | 分类号: | F24F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风板 具有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风板及具有该导风板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上使用的导风板为单层或双层注塑件,弧面和面积较小,注塑成型较简单,外观和质感一般。与空调器其他零部件配合时都存在运动缝隙,而且保温效果不佳,热传导快,往往造成导风板表面凝露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导风板及具有该导风板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导风板表面产生凝露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风板,包括外导风板和与外导风板连接的内导风板,内导风板设置在外导风板内侧,内导风板与外导风板之间具有封闭的中空空间,内导风板表面设置有凹槽结构和/或凸起结构。
进一步地,外导风板与内导风板之间粘接、熔接或卡接。
进一步地,内导风板设置有与外导风板卡接的卡扣,卡扣设置在沿内导风板纵向延伸的两端。
进一步地,外导风板设置有与内导风板卡接的卡扣,卡扣设置在沿外导风板纵向延伸的两端。
进一步地,内导风板与外导风板之间的卡接缝隙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填充物。
进一步地,填充物为橡胶、胶水或海绵。
进一步地,内导风板具有多个内导风板段,多个所述内导风板段中相邻两个内导风板段之间具有间隙,每个内导风板段与外导风板之间均具有独立的封闭中空空间。
进一步地,每个内导风板段与外导风板之间均具有的独立的封闭中空空间由每个内导风板段与外导风板之间设置的侧壁分隔形成。进一步地,导风板为钣金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钣金材料为铝、铁或者铜。
进一步地,内导风板朝向外导风板的一侧设置有横向支撑筋和竖向支撑筋。
进一步地,外导风板朝向所述内导风板的一侧设置有横向支撑筋和竖向支撑筋
进一步地,凹槽结构和/或凸起结构至少设置于所述内导风板内表面的位于空调器出风口旁侧的部分上。
进一步地,凹槽结构和/或凸起结构覆盖所述内导风板的整个内表面。
进一步地,凹槽结构和/或凸起结构形成为多个彼此平行延伸的条形或折线形的整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外导风板的横截面呈U形或弧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导风板。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导风板,包括外导风板和与外导风板连接的内导风板,内导风板设置在外导风板内侧,内导风板与外导风板之间具有封闭的中空空间,内导风板表面设置有凹槽结构和/或凸起结构。由于导风板内部为中空的结构,当空调器的冷风从风口吹出时,落在内导风板上,而被封闭中空空间隔开的外导风板不能接触冷风,从而不会因为表面接触环境中的热空气后形成凝露水滴,有效地解决了导风板凝露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由于其内导风板表面设置有凹槽和/或凸起结构,因此使得气流在通过导风板时,可以在形成有凹槽和/或凸起结构的区域处形成涡流,增加了此处的空气流动性,由此使得导风板该部分的内外侧温差较小,防止冷凝水的产生,有效降低凝露现象的发生。同理,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由于具有上述所述的导风板,有效地解决了导风板凝露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的实施例的内导风板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的实施例的内导风板的内侧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的实施例的剖开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导风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导风板的另一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的导风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图4的导风板的A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导风板包括外导风板10和与外导风板10连接的内导风板20,内导风板20设置在外导风板10内侧,内导风板20与外导风板10之间具有封闭的中空空间,内导风板表面设置有凹槽结构和/或凸起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16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