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电缆防水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1874.9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7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邬新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物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8 | 分类号: | H02G15/08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交通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17 | 代理人: | 张震国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电缆 防水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防水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电缆防水接头。
背景技术
电缆接头也叫做电缆头,是连接两根电缆形成连续电路的电缆附件。电缆铺设好以后,为了使其成为一个连续的线路,各段线路必须连接为一个整体,这些连接点就需要安装电缆接头。
电缆接头在使用中,将进线电缆和出线电缆插入到电缆接头内,实现两个电缆的连接。但是,由于插入式的安装方式较为松散,电缆通过自身的橡胶外皮与接头冗余配合,在长期使用后,随着橡胶的老化,或者是多次安装拔出后,电缆头与橡胶之间形成间隙,在多水的安装环境下,容易进水,造成安全事故。
现有技术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是:利用防水绝缘胶带包缠接头,存在防水性差,电气强度低,容易发生线间短路故障,应用环境受限,不能应用于直埋、电缆沟和水中电缆敷设作业;对电缆接头填充环氧树脂,存在环氧树脂凝固后十分坚韧,无法剥除,不能对电缆接头故障进行维修或拆换,一旦出现故障或连接错误时往往需要将电缆截断,这样不仅会造成资金浪费,而且会造成多个接头点,致使故障率增加。
目前,公知的相关电缆防水接头,是一种多孔电缆防水接头,通过螺帽压紧夹紧爪实现夹紧爪的放大缩小,以达到锁紧线缆的效果,端面通过螺母压紧密封圈以达到端面防水的效果。目前已被广泛使用,但是现有的电缆防水接头不能实现对插功能;虽然锁紧效果显著,但夹紧爪变形有限,防水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装拆方便、换芯方便、防水性能优异的多功能电缆防水接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多功能电缆防水接头,包括公座以及与公座相配合的母座,公座与母座通过连接件相连;
所述的公座包括顺次配合连接的公接线柱、第一密封圈、公座底座、第一锲紧圈、第一平垫圈及第一压紧螺母;
所述的母座包括顺次配合连接的母接线柱、第二密封圈、母座底座、第二锲紧圈、第二平垫圈及第二压紧螺母。
所述的公座底座和母座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铅封的凸包。
所述的凸包为曲面形状,且开设有小孔。
所述的连接件为相配合的螺母和螺帽。
所述的螺母和螺帽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所述的螺母与公座的公接线柱相连,所述的螺帽与母座的母接线柱相连。
所述的第一锲紧圈和第二锲紧圈由丁腈橡胶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电缆防水接头,通过在公座与母座之间设置连接件,实现了电缆防水接头公座与母座的对插,且连接件方便安装和拆卸,使得多功能电缆防水接头换芯方便,通过更换公接线柱与母接线柱,以实现不同的电缆接插功能;公座与母座的结构相同,使用时,通过公座和母座端部的压紧螺母压紧平垫圈,使得锲紧圈变形,从而锁紧电缆,使其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实现防水功能。
进一步地,在公座底座和母座底座上还设置有带孔凸包,能够实现铅封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座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母座装配图。
其中:1为第二压紧螺母;2为第二平垫圈;3为第二锲紧圈;4为母座底座;5为第二密封圈;6为公接线柱;7为螺母;8为母接线柱;9为螺帽;10为第一密封圈;11为公座底座;12为第一锲紧圈;13为第一平垫圈;14为第一压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公座以及与公座相配合的母座,公座与母座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的连接件为相互配合使用的螺母7和螺帽9;螺母7和螺帽9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密封圈15。
所述的公座包括顺次配合连接的公接线柱6、第一密封圈10、公座底座11、第一锲紧圈12、第一平垫圈13及第一压紧螺母14;第一压紧螺母14通过压紧第一平垫圈13使第一锲紧圈12变形,锁紧电缆,实现防水功能。公接线柱6插入公线底座11的一端,且公接线柱6与公线底座11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10,第一锲紧圈12、第二平垫圈13及第一压紧螺母14相配合顺次组装后插入公线底座内;所述螺母7与工作的公接线柱6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物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航物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18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用电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外螺纹槽的低阻耐磨夹砂塑钢复合电缆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