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气田复合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3611.1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4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启;张玉福;马立东;杨娟莉;白嘉伟;车继勇;陈战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6/00 | 分类号: | E21B36/00;E21B36/0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马英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田 复合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行业节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装置与高效相变加热炉相结合的一种油气田复合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相变加热炉是油气田常用的一种加热装置,主要用于联合站、处理站、集气站、井口等需要对油气介质进行加热的工艺部分,我国各大油气田在用真空相变加热炉数量庞大,为油气田的主要耗能设备。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在国内外均有广泛的应用,在油气田加热方面,国内已经有油田成功利用的典范,可以对油气田的能耗多的现状有一个很大的改观,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作为一种特殊的炉型,真空相变加热炉采用载热介质间接加热的方式,是油气生产、输送和应用中的主要耗能设备,并且为满足油气田的生产需要,真空加热炉必须全天候、高负荷的运行,这对油气田能源的消耗是非常大的,是不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粗放型生产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装置与高效相变加热炉传热相结合的一种油气田复合加热装置,能够高效节能的对油田所需加热工艺进行加热,从而达到节能降耗和提高天然气加热炉效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气田复合加热装置,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和真空相变炉,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输出管线通过第一蓄热水箱和所述真空相变炉的入口管线连通;同时该真空相变炉的出口管线通过阀分别和所述第一蓄热水箱和太阳能热水器的回路管线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蓄热水箱通过泵、阀和第二蓄热水箱连通组成回路。
本实用新型基于太阳能的利用、真空加热炉的利用,以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的传热、换热、能效为理论基础,采用太阳能和真空相变加热炉相互补充加热的方式。这种加热方式不仅可以减少真空相变炉的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也可以克服太阳能受天气、时间制约的局限性,达到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最大化。能够在满足油气田生产需要的同时有效的降低油气田生产的耗能,达到可观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油气田复合加热装置,包括太阳能热水器13和真空相变炉9,太阳能热水器13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若干个,所述太阳能热水器13的输出管线通过第一蓄热水箱2和阀6、8及泵7和所述真空相变炉9的入口管线连通;同时该真空相变炉9的出口管线通过阀10、11及12和所述第一蓄热水箱2和太阳能热水器13的回路管线连通。
所述第一蓄热水箱2通过泵4、阀1、阀5和第二蓄热水箱3连通组成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步骤1:太阳能工作时,泵7将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热水经第一蓄热水箱送到相变炉换热;以充分的利用太阳能对油气介质进行加热。
步骤2:当太阳能增强,导致小蓄热水箱温度升高时,泵4自动开启,将热水循环到第二蓄热水箱中储存起来;以在太阳能富足的时候对富足能量进行储存,达到太阳能的利用最大化。
步骤3:当太阳能无法使水温升高时,阀12关闭,第二蓄热水箱向第一蓄热水箱补充热量,经小蓄热器送到相变炉换热;利用储存的太阳能进一步对油气介质进行换热。
步骤4:若太阳能系统送往相变炉的热水温度不能满足原油加热要求时,相变炉自动点火补充能量,进行换热;在太阳能及储存能量不能完全满足工艺需求的时候,启用真空加热炉与太阳能共同对介质进行加热,以保证正常的工艺生产。
步骤5:若太阳能系统送往相变炉的水温接近炉中水温时,切断太阳能系统向相变炉的阀,太阳能系统退出运行,由相变炉完全进行换热。太阳能及储存能量不能满足工艺需求的时候,启用真空加热炉对介质进行加热,以保证正常的工艺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36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