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色上盖进胶转换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4391.4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7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柱;毕红仓;蒲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驰杰模具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2 | 分类号: | B29C45/32;B29C45/27;B29C45/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色上盖进胶 转换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色上盖进胶转换模具。
背景技术
由于塑料品种和加工方法繁多,塑料成型机和塑料制品的结构又繁简不一,所以,塑料模具的种类和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一种双色上盖注塑模具,它具有两个型腔和两套浇注系统,并由双螺杆注塑机从两套浇注系统分别向两个型腔注入熔融塑料。如图1所示,已有的双色上盖注塑模具两套浇注系统1’、2’的主流道进口11’、21’分别位于模具的顶面和侧面,呈垂直状,这种浇注系统需采用直角双螺杆注塑机进行注塑,无法适于平行双螺杆注塑机进行注塑,具有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面更广的双色上盖进胶转换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色上盖进胶转换模具,它包括第一型腔、第一浇注系统、第二型腔、第二浇注系统;所述的第一浇注系统与第一型腔连通,第二浇注系统与第二型腔连通;它还包括一进胶转化系统,该进胶转化系统上的主流道出口与第二浇注系统的主流道的进口连通,进胶转化系统上的主流道进口与第一浇注系统的主流道进口平行。
所述的第一浇注系统上的浇口套与进胶转化系统上的浇口套开口朝向一致。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套进胶转化系统,将原只可用于直角双螺杆注塑机的注塑模具,转变为可适用于平行双螺杆注塑机的注塑模具,模具的适用面更广。通过这种转换,节约测试模具成本约80%的费用,避免了对注塑机的改造,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双色上盖注塑模具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色上盖进胶转换模具,它包括第一型腔(图中未示)、第一浇注系统1、第二型腔2、第二浇注系统3、进胶转化系统4。
所述的第一浇注系统1与第一型腔(图中未示)连通,第二浇注系统3与第二型腔2连通。
所述的进胶转化系统4上的主流道出口41与第二浇注系统3的主流道的进口31连通,进胶转化系统4上的主流道进口42与第一浇注系统1的主流道进口11平行,这使得所述的第一浇注系统1上的浇口套12与进胶转化系统4上的浇口套43开口朝向一致。
工作时,平行双螺杆注塑机的上的两个喷嘴分别与两个浇口套12、43顶靠,双螺杆注塑机内的熔融塑料分别经喷嘴分别从第一浇注系统1和第二浇注系统3上的主流道进口注入型腔。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型腔有两个,第二型腔2由左型腔21和右型腔22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进胶转化系统上的主流道进口与第一浇注系统的主流道进口平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驰杰模具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驰杰模具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43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