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杆及旋挖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5635.0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1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刘周斌;黄志明;常延沛;于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17/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杆 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挖钻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钻杆及旋挖钻机。
背景技术
基础施工旋挖钻机用钻杆是由多节直径不同的钢管套装而成的钢结构件,钢管内外壁设置有传扭作用的键条,使得钻杆具有伸缩、传扭和传压功能。以四节摩阻式钻杆作为描述举例,实际设计制作可根据需要设计为由更多节管组成的机锁式钻杆或摩阻式钻杆,如图1和图2所示,钻杆包括第一节管2、第二节管5、第三节管8、第四节管11共四个节管。第一节管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节管外键1,内周面上设置有第一节管内键3;第二节管5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二节管外键4,内周面上设置有第二节管内键6;第三节管7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三节管外键8,内周面上设置有第三节管内键9;第四节管1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四节管外键10。
具体地,如图3所示,基础施工旋挖钻机工作时,利用动力头驱动套的内键将扭矩和加压力传递给钻杆的第一节管外键1,第一节管2再依次将扭矩和加压力传递到钻杆的第N节管,即芯节管或末节管(第四节管11)。钻杆的第N节管的末端与旋挖钻机的钻具相联接,扭矩和加压力使得钻具旋转掘进土层取土,取土完毕后通过主机卷扬将钻具提出孔外卸土,取土、卸土反复循环完成钻孔作业。
如图3所示,钻杆各节管间是通过各管体上设置的内外键来实现扭矩和加压力传递的。目前市场上旋挖钻机用钻杆管体的布键结构普遍采用“三键三传动”实现钻杆传扭传压。由于钻杆在使用的过程中,钻杆下节管的外键与上节管的内键间的相互摩擦、挤压、冲击等作用,外键和内键的接触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或键条断裂等失效现象。
在图3中,标号A处为外键与内键正常配合的示意图,标号B处为外键和内键的接触面出现磨损后的示意图。具体地,结合图4所示,图4是外键和内键的工作面磨损呈楔形面传扭受力状况示意图。在磨损后,传递相同扭矩的等效切向工作力F被分解成F1和F2两个分力。形成的F1、F2这两个分力对钻杆是非常有害的,它们及其反作用力直接挤压管体。在出现这两个分力状态下如果钻杆仍然继续钻掘作业,就有可能引起钻杆的管体变形、卡杆、带杆、砸杆及炸管等钻杆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更可靠的钻杆及旋挖钻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杆,包括多层节管,相邻的两层节管的端部套设并通过键传动,位于外层的节管的内周面上均匀设置有至少四个内键槽,位于内层的节管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相邻外层的节管的至少四个内键槽分别配合的至少四个外键条。
进一步地,内键槽和外键条分别为六个。
进一步地,节管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内键板,两个相邻的内键板之间形成一个内键槽。
进一步地,节管包括管体和连接在管体端部的驱动套,内键槽与驱动套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位于最外层的节管的一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三个工作槽,三个工作槽分别与动力头的三个内键相配合。
进一步地,位于最外层的节管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六个外键,其中,两个相邻的外键之间形成一个工作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旋挖钻机,包括动力头,动力头上设置有前述的钻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钻杆及旋挖钻机,相比现有技术中“三键三传动”的方式传递扭矩,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内键槽和相应的外键条,增加了节管传递扭矩的内键槽和外键条的传递接触面积,相比于现有技术,在钻杆传递相同扭矩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每个内键槽和外键条的剪切力大小,降低磨损。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钻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钻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钻杆的部分键槽和键条磨损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的钻杆的键槽和键条磨损后的受力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钻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钻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钻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钻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56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六足爬行装置
- 下一篇:食品加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