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导梁步履式架桥机折转伸缩式悬臂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6346.2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6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顺;孙琪;于菲;张建辉;丁大龙;温琳;韩波;杨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1/10 | 分类号: | E01D21/10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李济群 |
地址: | 300401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导梁 步履 架桥 折转 伸缩 悬臂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架设设备,具体是一种下导梁步履式架桥机折转伸缩式悬臂梁系统,适用于架设高速铁路桥梁等。
背景技术
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及高速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有多种型号的架桥机投入使用,而这些架桥机的型式绝大部分采用下导梁步履式结构,而带悬臂梁的下导梁步履式架桥机在架设隧前末孔时又存在一些问题。
根据我国2008年制定的铁路网规划,西南山区地带同样要发展高速或快速铁路网。根据统计,这些线路桥隧比重占全线75%-80%,基本上是桥隧相连。当架设遂前的最后一孔时,由于架桥机整机的悬臂梁过高,无法延伸进隧道内,往往需要用起重设备把固定设置的悬臂梁拆除,但是由于隧道口处的施工现场限制,起重设备有时甚至无法使用,即使能够采取起重设备进行拆卸,其施工周期也较长。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有人研究出了上折悬臂梁以及折转悬臂梁架桥机,但这些悬臂梁存在强度太低,操作不便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导梁步履式架桥机折转伸缩式悬臂梁系统。该系统有益于铁路架设隧道前最后一孔桥的架设,使装有该系统的架桥机悬臂梁能够实现折转收缩,减小了架桥机尺寸,降低了了架桥机对施工环境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下导梁步履式架桥机可折转伸缩悬臂梁系统,包括主梁、悬臂梁、悬臂梁横梁、定位销、架桥机辅助支腿、连接杆、连接板、连接套筒和行走电机,所述主梁与悬臂梁通过连接杆、连接板或连接套筒连接在一起;所述定位销位于主梁的下侧,悬臂梁横梁位于悬臂梁上;所述架桥机辅助支腿位于主梁下方,并与行走电机驱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外侧有一段由滚轮组成的滑轮带,在主梁与悬臂梁连接部位内侧有一根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焊接在主梁上;所述悬臂梁内侧有滑道;所述悬臂梁内侧轨道是一长工字钢,工字钢一端与架桥机悬臂梁侧面焊接;所述主梁和悬臂梁连接端为斜面;
所述悬臂梁横梁为三段结构,包括左可折转段、右可折转段和中间段,中间段不可折转;所述悬臂梁横梁上设有变幅液压缸、内侧钢销、外侧钢销、内侧耳板、外侧耳板和悬臂梁横梁底部预制螺栓孔,所有零件均为对称分布;其左、右可折转段上均有一个外侧钢销和外侧耳板,用于连接悬臂梁横梁与悬臂梁的两端;悬臂梁横梁中间段的两侧均有一个内侧钢销和内侧耳板,用于连接悬臂梁横梁的中间段与左、右可折转段;
所述连接套筒是中空的缺少上下两面的长方体形状,内侧设有便于悬臂梁在连接套筒内侧滑动的滑槽,包括转动轴和套筒;所述转动轴竖直焊接在主梁和悬臂梁连接位置上;所述套筒焊接在悬臂梁转动轴上;
所述悬臂梁下端由悬臂梁连接杆与主梁相连接,,在正常架设状态下所述悬臂梁与主梁由连接板紧固连接;而在架设隧前末孔需要收缩悬臂梁时,拆掉主梁与悬臂梁连接板,这时仅靠连接杆与主梁连接,连接杆从动于悬臂梁前段打开装置;同时,在悬臂梁打开时连接杆的旋转定位点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焊接于主梁的底面,位于连接杆的右侧;所述连接杆在悬臂梁横梁折转打开过程中连接悬臂梁与主梁;所述连接杆两端均设有轴孔,分别与主梁内侧面的转动轴和悬臂梁侧面的连接套筒上的转动轴相连,在悬臂梁打开过程中主梁下侧定位销限定位置,保证连接杆到达准确位置;
所述架桥机辅助支腿在一般架设状态时,其上端通过螺栓法兰与主梁横梁固连;在架桥机遂前末孔架设时,下导梁前行进入隧道后,拆下架桥机辅助支腿上端螺栓法兰,在行走电机带动下辅助支腿前行至可折转悬臂梁横梁下方,用螺栓与悬臂梁横梁下方预留螺栓孔栓接,实现辅助支腿与悬臂梁横梁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操作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悬臂梁段在悬臂梁横梁上变幅液压缸推动下打开变跨,辅助支腿在行走电机带动下推动悬臂梁行走至主梁方向,该过程不需要对悬臂梁进行拆除即可进行遂前末孔梁架设,架设完毕后可按逆过程自行恢复,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2.降低了施工成本;整个过程不需要借助起重机等大型外界辅助设备进行辅助操作,降低了施工成本。
3.安全系数高;该过程不需要悬臂梁长距离向上或外侧折转,只需要整体向后收缩,悬臂梁在收缩过程中,时刻有辅助支腿支撑其向主梁运动,避免了在大悬臂状态下的悬臂梁进行回退动作,安全系数较高。
4.缩短了工作周期。整个过程不需要对悬臂梁进行拆除,不需要借助外界大型设备进行辅助操作,减少人的参与,节省人力缩短工作周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63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梁稳定连接结构
- 下一篇:激光背光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