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倒置式摩托车前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7915.5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2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仁华;廖建国;胡小平;刘远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南减震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08 | 分类号: | B62K2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14400 四川省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置 摩托 车前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器,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倒置式摩托车前减震器,特别适用于比赛用摩托车。
背景技术
摩托车从城市发展到农村,从高档消费品过渡到代步和运输交通工具,进而摩托车逐步从农村回到城市,作为体育、休闲、竞赛用品,摩托车赛车运动也如火如荼。
为了缓和与衰减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凹凸不平受到的冲击和震动,保证行车的平顺性与舒适性,有利于提高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和操纵的稳定性,摩托车上均设置有减震器装置。
赛车型摩托车,对减震器的各项性能,阻尼性能、缓冲、强度、跳跃、转弯的灵活性要求远远比一般摩托车减震器的性能要求高,在不同路况、不同跳跃高度、不同的转弯弯度,减震器都要求舒适、平稳、灵活、有效吸附来自路面的震动和冲击,适应各种路面。
申请号为02221272.8,授权公告号为CN2500594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倒置式前减震器,包括底筒、叉管、减震簧、防尘盖、挡圈、油封、平垫、衬套、端盖、螺钉,在底筒、定位座、叉管构成的叉管组合的叉管外套装有外筒,在叉管内装减震簧,减震簧内套装有工作缸,工作缸内一头装有底阀组合,另一头装有连杆组合和导向座,连杆伸出工作缸端穿过活塞管组合与端盖螺纹连接。
申请号为03234269.1,授权公告号为 CN 2621963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内单筒阻尼器倒置式前减震器,适用于中、高档越野车和赛车的内单筒阻尼器倒置式前减震器,包括底筒、前叉管、防尘盖、外筒、端盖、缓冲垫、衬套座、垫圈、油封、减震簧、底座、定位座、螺钉、锁紧螺母、开口垫圈、挡圈、活塞体、限位垫、缓冲簧、工作缸、导向座、连杆、阻尼器,前叉管一头套装有底筒,另一头套装有外筒,前叉管外壁与外筒内壁之间设置有衬套;前叉管内设置有阻尼器,阻尼器上套装有减震簧,减震簧一头与定位座接触,另一头由设置在阻尼器上的衬套座限位,衬套座与前叉管内壁之间设置有活塞环。
申请号为200810243145.9,授权公告号为 CN 101746467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倒置式前减震器组合装置,它设有两减震器,一减震器中设有阀系,但是没有减震弹簧,另一减震器中设有减震弹簧,但是没有阀系。
然而现有的摩托车减震器减震性能差,不能满足摩托车在不同路况、不同跳跃度、不同转弯弯度的减震需求,使得减震器不能舒适、平稳、灵活、有效的吸附来自路面的震动与冲击;尤其是对于赛车型摩托车,现有的摩托车减震器更是不能满足其对减震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摩托车减震器减震性能差,不能使减震器舒适、平稳、灵活、有效的吸附来自路面的震动与冲击,以及不适用于赛车型摩托车的减震需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倒置式摩托车前减震器,能够提高减震性能,满足摩托车在不同路况、不同跳跃度、不同转弯弯度的需求,能舒适、平稳、灵活、有效的吸附来自路面的震动与冲击,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普通摩托车,特别适用于赛车型摩托车的减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倒置式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底筒、外筒、前叉管和端盖,所述端盖安装在外筒的端部,所述前叉管一端与底筒连接,另一端套装外筒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管设有减震簧和阻尼器,所述减震簧一端接触端盖,另一端接触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另一端与前叉管一起连接在底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器包括连杆、活塞以及液压筒,所述液压筒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导向座和底阀,所述连杆的一端插接在设置在外筒内的导向管内,另一端依次穿过减震簧和导向座与设置在液压筒内的活塞连接,所述活塞配设有压缩阀和伸张阀。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座与活塞之间的连杆还套设有缓冲簧。
进一步地,所述前叉管与外筒之间设有滑动轴套。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与减震簧之间设有衬垫,所述减震簧套设在导向管外。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设有用于调节气压或者油压的调节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前叉管与底筒经销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南减震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南减震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79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