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沉降罐连续自动收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8753.7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6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华桂宝;管亮;潘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沃特环境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4 | 分类号: | F16K31/04;F16K31/44;E21B43/34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马长娇 |
地址: | 163458 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降 连续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所用的沉降罐连续自动收油装置。
背景技术
沉降罐是油田油水沉降分离的主要设备,其结构简单、容量大、沉降时间长、操作管理方便、无需检测控制仪表,在油田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这种沉降罐内分离出的油层一半靠人工攀爬到灌顶,打开或关闭控制灌顶内的阀门,才能将顶层的含油液收集出来。这种靠梯子不断攀爬的沉降罐,既麻烦,劳动强度又大,同时工作效率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能够将沉降罐内分离出的油液连续自动地收集起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降罐连续自动收油装置。该收油器通过地面控制室内的键盘操控,就能实现自动打开或关闭灌顶的阀门,从而实现连续自动地收油,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沉降罐连续自动收油装置,包括与电控柜内电路连接的电机,所述的电机经联轴器与减速器连接,其中,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缠绕钢丝绳,钢丝绳的另一端传动箱的输入轴缠绕,而传动箱的输出轴端固定位于沉降罐内收油管上端的开关阀;且沉降罐内的油层内置有与地面电控柜内电路连接的液位探头,上述电控柜内电路与控制操作界面连接。
上述的钢丝绳 可以由链条或丝杠代替。
上述的钢丝绳位于套管内,套管通过卡子固定在沉降罐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收油装置,通过液位探头将液位信息反馈给电控柜内电路,电控柜内电路将信息显示在控制操作界面上,通过控制操作界面控制电机的启动及关闭,连续自动打开收油管顶端的开关阀,油液通过收油管流到地面的容器中,从而实现连续自动收油,降低攀爬到灌顶手工搬阀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控制图。
图中 1-电机,2-联轴器,3-减速器,4-套管,5-卡子,6-钢丝绳,7-传动箱,8-开关阀,9-液位探头,10-沉降罐,11-收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及图2所示,该沉降罐连续自动收油装置,包括与电控柜、电机1、联轴器2、减速器3及传动箱7,所述的电机1与电控柜电路连接,且该电机1经联轴器2与减速器3连接,其中,所述减速器3的输出轴上缠绕钢丝绳6,钢丝绳6的另一端传动箱7 的输入轴缠绕,而传动箱7的输出轴端固定位于沉降罐10内收油管11上端的开关阀9,收油管11的下端位于沉降罐外;且沉降罐10内的油层内置有与地面电控柜内电路连接的液位探头9,上述电控柜内电路与控制操作界面连接。
此外,上述的钢丝绳6可以由链条或丝杠代替,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当采用钢丝绳6或链条时,减速器3及传动箱7主要为直齿轮传动;此外,采用链条时,减速器3及传动箱7的对应轴上应装有链条与配合的链轮;当钢丝绳6由丝杠替代时,减速器3及传动箱7采用锥齿轮形式,丝杠的下端与减速器3的输出轴连接,丝杠的上端与传动箱7的输入轴连接。
上述钢丝绳6位于套管4内,套管4通过卡子5固定在沉降罐壁上,提高了传动机构的安全性。
上述方案中,通过液位探头将液位信息反馈给电控柜内电路,电控柜内电路将信息显示在控制操作界面上,通过操作界面控制电机的启动及关闭,通过连续减速器3及传动箱7自动打开收油管顶端的开关阀9,如图2所示,油液通过收油管流到地面的容器中,从而实现连续自动收油,避免攀爬到灌顶手工搬阀增加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沃特环境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沃特环境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87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