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地机回转圈与角位器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0298.4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8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段俊杰;陈超海;宋宗华;张强大;卢圣利;熊聪;何明虎;闫鹏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84 | 分类号: | E02F3/84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张荣亮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地机 回转 角位器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地机用的回转圈与角位器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回转圈与角位器是平地机铲刀控制机构的主要元件,该组合结构的主要功能是实现铲刀回转、铲土角变换和侧向伸缩等动作。常用的回转圈一般通过一根拼焊的长轴与角位器形成销钉连接,角位器分为一左一右装配在回转圈的外侧,需要两根油缸控制铲土角变换的动作,这种回转圈与角位器组合结构在中等作业强度下能满足使用要求,但在重负载作业强度下,由于角位器通常做成板式结构,结构强度较低易损坏;当平地机工作时,回转圈的长轴受到的冲击较大,容易发生结构损坏,而长轴焊接在回转圈上,损坏后无法更换;装配在角位器与铲刀体之间的引出油缸缺少防护,容易被大石块等硬物冲击而发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满足重负载作业强度要求的平地机回转圈与角位器组合结构,其使用和维修方便,对引出油缸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平地机回转圈与角位器组合结构,包括回转圈、角位器、销轴、垫片和开槽螺母;所述角位器是一根由两端分别焊接有角位板的钢管所构成的整体结构,角位器设置在回转圈的内侧;所述销轴穿过角位器两端的角位板与回转圈形成销钉连接;且所述回转圈与角位器通过垫片与开槽螺母锁紧在一起。
位于所述角位器左侧的角位板上焊接有用于安装引出油缸的安装座,且角位板的上、下部设置有铲刀滑槽,角位器的中部焊接有用于安装铲土角变换油缸的耳板。
与角位器两端相接触的回转圈上分别设置有箱型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限位面分别与角位板的被限位面相吻合。
所述回转圈的后部焊接有用于安装铲土角变换油缸的油缸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角位器做成整体结构,大大提高了其强度极限,连接回转圈与角位器的独立销轴损坏后可以很方便地更换,引出油缸穿过角位器中间的钢管进行装配,这样就使得引出油缸可以得到很好的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角位器的左视图。
图中1.回转圈,2.角位器,3.销轴,4.垫片,5.开槽螺母,6、角位板,7、限位结构,8、油缸座,9、引出油缸,10、安装座,11、铲刀滑槽,12、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平地机回转圈与角位器组合结构,包括回转圈1、角位器2、销轴3、垫片4和开槽螺母5;所述角位器2是一根由两端分别焊接有角位板6的钢管所构成的整体结构,角位器2设置在回转圈1的内侧;所述销轴3穿过角位器2两端的角位板6与回转圈1形成销钉连接;且所述回转圈1与角位器2通过垫片4与开槽螺母5锁紧在一起。
位于所述角位器2左侧的角位板6上焊接有用于安装引出油缸9的安装座10,且角位板6的上、下部设置有铲刀滑槽11,角位器2的中部焊接有用于安装铲土角变换油缸的耳板12。
与角位器2两端相接触的回转圈1上分别设置有箱型的限位结构7,所述限位结构7的限位面分别与角位板6的被限位面相吻合。
所述回转圈1的后部焊接有用于安装铲土角变换油缸的油缸座8。
将角位器2做成整体结构,大大提高了其强度极限,连接回转圈1与角位器2的独立销轴损坏后可以很方便地更换,引出油缸9穿过角位器2中间的钢管进行装配,这样就使得引出油缸9可以得到很好的防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筑路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筑路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02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市窨井清淤机械手臂
- 下一篇:一种防错位的安全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