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弯曲钢筋的简易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1426.7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0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江海峰;黄权;方滨;耿秀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曲 钢筋 简易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曲钢筋的简易工具,属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筋的现场弯曲和弯曲角度调整现象在钢筋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现有钢筋施工中的钢筋弯曲、调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混凝土浇筑后经常会出现钢筋(尤其是插筋)偏位、保护层大小不合适或者位置偏差等现象,往往会因为缺少合适的调整工具而增大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效率,影响后续钢筋施工。
2、部分钢筋(如箍筋)因受交叉作业、施工工序、作业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不得不将加工好的钢筋掰开后才能放置,待放置完毕再恢复至原来的形状,但因缺少合适的工具,致使钢筋掰开和恢复均需花费较多的人工和费用。
3、部分墙体(或板)的拉钩要求两端均大于90°(通常为135°),施工时难度较大,通常是先将拉钩加工成一端135°,另一端90°,待主筋施工完后绑扎拉钩,然后再调整拉钩另一端的角度。
4、受钢筋加工厂操作人员技能和设备误差的限制,部分钢筋加工精度(尤其是角度)难以保证,往往会出现运到现场即将施工的钢筋因角度误差较大而返回加工厂重新加工的现象,这不仅造成人力资源和设备的浪费,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到现场的施工进度和工程造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出一种适合现场施工的弯曲钢筋的简易工具,能够较准确的调整小钢筋弯曲的角度和形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弯曲钢筋的简易工具,包括手柄和相互平行的一组扳杆,所述扳杆固定在手柄的一端,所述扳杆沿手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手柄远离扳杆的一端设有皮套。这样,在使用时更便于手持操作。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扳杆为两根。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扳杆为三根,其中两边的扳杆与中间的扳杆分别位于所述手柄的不同侧。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弯曲钢筋的简易工具可以用于核电站及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现场部分钢筋的弯曲和调整,能够较准确的调整钢筋弯曲的角度和形状,对于钢筋施工的工效和进度控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工具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搭配灵活。
2)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工具的使用对于钢筋施工的工效和进度控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工程质量、降低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工具对于钢筋布置密集、形状各异、结构复杂的核电项目,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该工具制作工艺简单,可就近加工,使用方便,适用于不同的墙、板。从使用情况看,可减少施工人员的作业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弯曲钢筋的简易工具如图1所示,包括手柄1和相互平行的两根扳杆2,扳杆2固定在手柄1的一端,两根扳杆2沿手柄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还可以作如下改进:手柄1远离扳杆2的一端设有皮套3。这样,在使用时更便于手持操作。
下面简要说明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弯曲钢筋的简易工具在调整钢筋4的位置时,首先将两根扳杆2卡在钢筋4的底部,手握皮套3按图2中箭头所示方向进行扳动,调整到适当位置后,将两根扳杆2卡在钢筋4的位置上移,再手握皮套3如图3箭头所示方向用力扳动钢筋4,最终将钢筋4的位置调整至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弯曲钢筋的简易工具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搭配灵活,可减少施工人员的作业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弯曲钢筋的简易工具与实施例一基础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和图6所示,扳杆2为三根,其中两边的扳杆2与中间的扳杆2分别位于手柄1的不同侧。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将扳杆2由两根调整为三根,对于间距较大的钢筋来说,调整操作更灵活,能够适应更复杂的钢筋调整情况。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14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学影像胶片便携盒
- 下一篇:带有自动接料器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