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进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1513.2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0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黎洲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璇瑰精密技术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255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胶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注塑模具进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数码产品款式越来越多样化,市场对产品的外观、颜色和金属质感等消费需求呈现新的流行倾向,塑胶件表面要求越来越高。当产品表面为第一外观面占全部时,影响模具进胶的放置位置,为实现能注塑生产,通常采用牛角式进胶技术,进胶口普遍为圆形,而且胶口尺寸设置不合理,当胶口设置过大时,虽然注塑时压力小、成型周期短,但是胶口比较粗,需制作专用设备切削,因是冷切削,刀头损耗大,胶口也难于切削干净,需要二次加工,容易损坏产品,不良品多,生产效率低;胶口设置过小时,注塑压力大,保压时间长,难调机,同时产品表面有气纹夹线,影响后期表面喷涂覆盖效果,难于保证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注塑、减少气纹,且脱模后无残余胶料的注塑模具进胶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注塑模具进胶结构,包括牛角式进胶流道和设于进胶流道末端的进胶口,所述进胶口为梯柱体。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优化,上述进胶口末端宽度为0.28-0.32mm,长度为1.4-1.6mm。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上述进胶口末端宽度为0.3mm,长度为1.5mm。
另外,进胶口与进胶流道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进胶结构设计合理,将进胶口设为梯柱体,改变了进胶方式,采用扁平方式进胶,大大有利于注塑成型,减少气纹,水口脱离干净,无残余胶料,大大提高了产品外观质量,节省了劳动力,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节约了成本,适合多种产品的注塑成型,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A-A向剖视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1中B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2中C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注胶状态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叙:
如附图1-4所示,一种注塑模具进胶结构,包括牛角式进胶流道1和设于进胶流道1末端的进胶口2。其中,进胶口2为梯柱体,进胶口2末端宽度为0.28-0.32mm,长度为1.4-1.6mm。
本实施例中,进胶口2采用梯柱体,使胶口截面积增大,注塑生产时压力低,保压时间短,产品变形小,注塑周期也短,生产效率高;进胶口2末端宽度为0.3mm,长度为1.5mm,既保证了胶口截面积足够大,同时设置细长条状便于胶口注塑顶出后脱落,水口脱离干净,且残留小,减少气纹,同时配套机械手自动夹取产品和胶口压平机器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
另外,进胶口2与进胶流道1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连接可以减少成本,也可以增加塑胶熔料在进胶流道1和进胶口2内的流动稳定性,有利于注塑成型。
注塑时,该进胶结构安装于注塑模具上,将进胶口2伸入注塑工件10上的注胶口内,注塑完成后进行脱模,成型部位外观质量好,水口脱离干净,无残余胶料。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进胶结构设计合理,大大提高产品外观质量,节省劳动力,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节约了成本,适合多种产品的注塑成型,应用广泛。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实现的优选方案,并非限定性穷举,在相同构思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变换形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璇瑰精密技术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璇瑰精密技术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15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孔深度自动控制的钻孔设备
- 下一篇:一种手机存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