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光纤拉丝炉的伸缩式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1614.X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0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众;李国巍;黎邵平;钱新伟;程景飞;王瑞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25 | 分类号: | C03B37/025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光纤 拉丝 伸缩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光纤拉丝炉的伸缩式密封装置,该装置特别适用于外径波动较大的光纤预制棒的拉丝。
背景技术
光纤是在光纤拉丝炉内通过对光纤预制棒加热软化拉丝而成。拉丝过程中,拉丝炉内温度达到大约2000℃,为了保护拉丝炉内的石墨发热体材料,需要在拉丝炉内保持惰性气体,通常通入氩气和氦气的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气体,同时需要控制流入拉丝炉的外界空气。为了防止光纤预制棒拉丝时空气进入到拉丝炉中,需要在拉丝炉上端炉口设置密封装置,密封装置与预制棒之间的间隙越小,密封效果就越好,外界空气进入就越少。
由于用于拉丝的光纤预制棒的直径不相同,有时单根光纤预制棒外径又存在较大的波动,为了保证每根光纤预制棒拉丝时炉口均能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现有的拉丝炉密封装置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拉丝炉炉口放置不同孔径的密封装置,不同直径的光纤预制棒拉丝时使用不同规格孔径的密封装置,这种结构一方面增加了气封装置的制造成本,另外一方面,每次更换不同直径的光纤预制棒时都必须更换密封装置,容易造成操作上的失误,也给操作造成很多不便。另一种是采用软质密封材料,例如采用石墨片,石墨碳毡等材料进行密封,软质密封材料的孔径比预制棒的外径小,在整根光纤预制棒拉丝过程中,软质密封材料始终紧贴预制棒外壁,从而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然而,在这种密封方法中,软质密封材料可以有效密封的外径波动范围有限,不能用于密封外径波动较大的光纤预制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适用于外径波动较大的光纤预制棒的光纤拉丝炉的伸缩式密封装置,以保证光纤的拉丝加工质量。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有拉丝炉体和发热腔,其特征在于在拉丝炉体的发热腔上端炉口安设有盘形底座,盘形底座内安设有耐温柔性密封垫,耐温柔性密封垫外周配置径向弹性伸缩装置。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盘形底座上端配置有压盖。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径向弹性伸缩装置为径向弹性伸缩环。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径向弹性伸缩环包括沿周向拼接的圆弧块和作用于圆弧块的弹簧。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圆弧块的外弧面上安设有向外伸出的径向推杆,在盘形底座的周向对应开设径向限位通孔,径向推杆伸出径向限位通孔,在径向推杆的顶端安设有包绕各径向推杆的弹簧。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弹簧为螺旋弹簧圈或开叉弹簧环。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圆弧块为3~6块,每块弧度相同,沿周向均布并保持周向间隔。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耐温柔性密封垫为石英棉密封垫。
按上述方案,在盘形底座下方沿发热腔周向设置有气体吹气孔,气体吹气孔与保护气体起源相连通。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盘形底座、圆弧块和压盖均由石英玻璃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在拉丝炉发热腔上端炉口安设伸缩性密封装置,可使密封口径自动伸缩,使得外径波动的光纤预制棒与密封装置之间在拉丝进给时始终保持较小径向间隙或零间隙,同时在发热腔上端设置惰性气体吹气通道,形成隔离气环,进一步防止外界空气进入炉腔,保证拉丝炉内气流的稳定,从而保证拉丝的质量,解决了外径波动很大的光纤预制棒难以密封的技术难题;2、与外界空气的有效隔绝不仅可有效避免拉丝炉发热腔中石墨发热体材料的氧化,提高设备的有效使用寿命,而且可以有效阻止拉丝炉内保护气体的溢出,节省拉丝炉内的保护气体的用量;3、结构设置简单合理,可靠性高,使用方便;4、径向密封的伸缩性大,光纤预制棒外径的波动值最大可达30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图。
图2为图1中密封装置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密封装置的俯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16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DPF主动再生系统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内燃机排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