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运动腕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3535.2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0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蓓玉;刘鸿勋;张学会;王韵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4B47/06 | 分类号: | G04B4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叶涓涓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运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腕表,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能够感应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多功能腕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户外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而科学的户外锻炼,需要对时间、运动环境有较为精确的把握。尤其是在夏季,气温偏高,空气湿度大的时候,人体在运动的时候易产生大量热量,然而过高的气温和空气湿度会使人体汗液的降温效果大打折扣,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都容易导致中暑等意外状况发生。因此有些人随身携带检测空气温度、湿度的产品以掌握当前的环境状况,而这些产品具有一定的重量和体积,为人们增加了额外的负担。我们发现,大部分人在锻炼时都会佩戴运动手表,现在市场上的运动手表种类繁多,但一般只有计时功能,如果能将空气温度、湿度检测产品与现有的运动手表结合,则能够满足当前科学锻炼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运动腕表,在已有的运动腕表基础上,增加了空气温度、湿度检测功能,帮助锻炼者全面掌握环境参数。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运动腕表,包括腕表本体,所述腕表本体内设置有判断检测模块,所述判断检测模块包括单片机、以及与单片机连接的湿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液晶显示屏、按键、报警装置和电源,所述电源为判断检测模块中各部件供电,所述湿度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安装在腕表正面;湿度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采集到的环境数据传输至单片机中,单片机将环境数据传输至液晶显示屏进行显示,通过液晶显示屏能够设置单片机中参数,单片机能够驱动报警装置发出警告提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湿度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分别通过调理电路和A/D转换电路与单片机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按键为轻触按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报警装置为有源蜂鸣器或语音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为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检测模块为DHT11空气湿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对用户的锻炼时间进行倒计时,还能够测量环境温湿度数据,为用户进行科学锻炼提供精确的环境参数。当环境数据超过预先设定的限定值时能够发出警告,以及时提醒用户停止运动,避免意外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运动腕表外表面示意图;
图2为多功能外表内电路模块结构示意图。
1-腕表本体,2-湿度检测模块,3-温度检测模块,4-液晶显示屏,5-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运动腕表,如图1所示,包括腕表本体1,所述腕表本体1外壳(包括表盘、表带)和内芯(如机械表、石英表、电子表)等都属于常规结构,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再赘述,仅对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电路改进进行具体阐述。所述腕表本体1内设置有判断检测模块,如图2所示,所述判断检测模块包括单片机、以及与单片机连接的湿度检测模块2、温度检测模块3、液晶显示屏4、按键5、报警装置和电源,所述电源为判断检测模块中各部件供电。温度检测模块3和湿度检测模块2应安装在腕表的正面(本例中,以表盘与人手腕接触面为腕表反面,与反面相对的面为正面),防止人体温度和汗液影响温度及湿度的测量,液晶显示屏4也应设置在腕表正面,以方便人们查看。其中单片机优选采用STC89S52型单片机,功耗低性能稳定。所述按键5应为轻触按键,可设置在表盘正面或侧面,操作快捷方便,通过按键能够控制电源通断。温度检测模块应采用温度传感器,湿度检测模块优选采用DHT11空气湿度传感器。本例中涉及的电源为5V电源。
本运动腕表提供运动计时功能,用户通过显示屏输入锻炼时间后,单片机开始计时,当倒计时结束时,单片机驱动报警装置发出响声,同时驱动液晶显示屏闪烁提醒用户锻炼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35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