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铰加工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3671.1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9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朱胜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雨田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8 | 分类号: | B23B5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414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刀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钻铰加工刀具。
背景技术
通常,对机械设备进行孔加工作业时,一般先使用麻花钻进行钻孔粗加工作业,再使用铰刀对孔进行精细加工,这样操作,需要至少使用麻花钻、铰刀两把刀具,不利于节约生产成本,费时费力,且更换刀具时需要重新对刀校准,工作效率较低。为此,业内做了诸多有意探索,将麻花钻和铰刀合两为一,用于取代麻花钻和铰刀,这样设置,较现有技术有所提高,但对于只钻不铰或者只铰不钻的情况,则仍需用到麻花钻或铰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装卸的钻铰加工刀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钻铰加工刀具,包括刀柄,钻部和铰部,所述刀柄固定连接于铰部一端,所述钻部可拆卸连接于铰部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钻部底部成型有连接螺杆,所述铰部连接钻部的一端对应设有螺孔,所述连接螺杆与螺孔可拆卸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钻部头部成型有钻头,钻部本体外表面螺旋设有螺旋槽和螺旋刀刃,所述螺旋槽和螺旋刀刃呈间隔设置,所述铰部下部成型有出料槽,所述螺旋刀刃一端连接钻头,所述螺旋槽一端连接出料槽,所述出料槽周边成型有铰刃A。
进一步地,所述铰部外表面横向设有若干圆弧形铰刃B。
进一步地,所述铰刃B呈120度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钻部可拆卸连接于铰部一端,当需钻铰时,将钻部连接固定于铰部一端,打孔时,先钻后铰,无需换工具,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当只铰不钻时,取下钻部即可,极大地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钻部; 11、钻头; 12、螺旋刀刃;
13、螺旋槽; 14、连接螺杆; 2、铰部;
21、螺孔; 22、出料槽; 23、铰刃A;
24、铰刃B; 3、刀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钻铰加工刀具,包括刀柄3,钻部1和铰部2,所述刀柄3固定连接于铰部2一端,所述钻部1可拆卸连接于铰部2另一端。上述结构构成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具体而言,所述钻部1底部成型有连接螺杆14,所述铰部2连接钻部1的一端对应设有螺孔21,所述连接螺杆14与螺孔21可拆卸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钻部1可拆卸连接于铰部2一端,当需钻铰时,将钻部1连接固定于铰部2一端,打孔时,先钻后铰,无需换工具,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当只铰不钻时,取下钻部1即可,极大地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
所述钻部1头部成型有钻头11,钻部1本体外表面螺旋设有螺旋槽13和螺旋刀刃12,所述螺旋槽13和螺旋刀刃12呈间隔设置,所述铰部2下部成型有出料槽22,所述螺旋刀刃12一端连接钻头11,所述螺旋槽13一端连接出料槽22。所述钻头11和螺旋刀刃12用于钻孔,所述螺旋槽13和出料槽22用于将钻孔时的屑料导出,极大地提高了钻孔效率。
所述出料槽22周边成型有铰刃A23,即也出料槽22同向设置,具体而言,其轴向设置于铰部2表面上,另外,所述铰部2外表面横向设有若干圆弧形铰刃B24。所述铰刃A23和铰刃B24共同用于对钻孔后的精加工。
所述铰刃B24呈120度圆弧状,这样设置,有利对钻孔进行精加工,以提高其光滑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雨田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雨田精密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36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钻铣刀
- 下一篇:一种具有精确定位功能的电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