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四非临氢芳构化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6090.3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9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孔繁云;张玉巍;张大光;马书伟;陶瑞;李野;丁福亮;刘宇;武云龙;杨喜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安瑞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3/02 | 分类号: | C10G53/02;C10G50/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514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四非临氢芳构 化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碳四芳构化装置,具体说是一种碳四非临氢芳构化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炼油和石化能力的不断提高,碳四液化气的产量越来越大,直接从炼油厂出来的碳四液化气含有10%~40%左右的烯烃,目前液化气主要用于民用燃料,但普遍存在燃烧不稳定现象。近年来农村在推广沼气,城镇在推广天然气,碳四液化气的销售难度越来越大,这将成为制约炼油和乙烯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开发碳四芳构化技术是解决碳四出路的新途径。碳四芳构化工艺,可将碳四中的烯烃转化为芳烃和烷烃,从而得到高品质的烷烃液化气和芳烃,为近几年发展迅速的应用技术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简单的碳四非临氢芳构化生产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碳四非临氢芳构化生产装置,由反应装置、再生装置和分馏装置构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反应装置设有两个输入管道口,分别与醚后碳四液化气罐和再生装置连接,反应装置的两个输出管道口分别与再生装置和分馏装置连接;分馏装置设有四个输出管道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反应装置由换热器、汽化器、换热器、加热炉和反应器依次管道连接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分馏装置设有的四个输出管道口分别为干气输出管道口、液化气输出管道口、轻芳烃管道口和重芳烃管道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再生系统设有催化剂入口。
本实用新型经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如下有益效果:生产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装置结构相对简单,且能对轻芳烃和重芳烃的副产品干气和液化气进行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碳四非临氢芳构化生产装置整体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碳四非临氢芳构化生产装置,由反应装置、再生装置和分馏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反应装置设有两个输入管道口,分别与醚后碳四液化气罐和再生装置连接,反应装置的两个输出管道口分别与再生装置和分馏装置连接;分馏装置设有四个输出管道口。
所述的反应装置由换热器、汽化器、换热器、加热炉和反应器依次管道连接构成。
所述的分馏装置设有的四个输出管道口分别为干气输出管道口、液化气输出管道口、轻芳烃管道口和重芳烃管道口。
所述的再生系统设有催化剂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生产工艺流程为:
(1)反应系统
本单元包括原料汽化、反应器进出物流换热、进料加热、反应器、反应产物冷却以及催化剂再生等部分。碳四通过与压缩的反应产物换热后再通过汽化器汽化。气相碳四进一步与反应产物换热,加热炉加热后,进入反应器进行芳构化反应。反应产物与进料换热后冷却至一定温度,进行初步气液分离,液相进入切割塔,气相经过空冷和水冷后进入产物分离罐。
(2)再生系统
催化剂再生采用氮气和空气作为再生气体,控制再生气体中的氧含量,以防止反应器催化剂床层再生时飞温,而破坏催化剂。为回收再生尾气热量,再生气体先与再生尾气换热,然后通过加热炉加热至再生所需温度,进入反应器进行催化剂再生。再生尾气与新鲜气换热后,被水冷至40℃,经过烟气缓冲罐除掉水分,压缩机压缩后再经缓冲罐缓冲后作为再生气去反应系统。
(3) 分馏系统
进入吸收塔的干气组分通过与吸收剂逆向接触将碳三、碳四组分吸收下来,剩余的氢气、甲烷及碳二组分自塔顶采出,作为加热炉燃料,吸收塔底的富含碳三、碳四组分的吸收剂和气液分离罐分出的液相一起进入解吸塔进行轻组分的回收,塔顶采出氢气、甲烷、乙烯、乙烷等组分再进入气液分离罐内。塔底吸收剂进入稳定塔。稳定塔顶采出C3~碳四组分,作为优质液化气送至罐区,塔底的C5以上组分作为轻芳烃产品送至罐区,气液分离器液相进入切割塔,塔顶为轻烃产品,送至压缩机前气液分离器,塔底是重芳烃产品,送至相应储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安瑞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安瑞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60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和水蒸汽混合气供应装置
- 下一篇:改性沥青连续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