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体式司机室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7051.5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8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锋;李学朋;熊泽;张健;李宝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0 | 分类号: | B61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体 司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司机室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整体式司机室,属于轨道列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铁列车属于城市轨道列车的一种,地铁列车的司机室配置在列车的头尾两端。地铁列车要满足以下工况:当两列列车以25km/h相对速度相撞时,除缓冲器、防爬器及压溃元件全部参与能量吸收外,司机室碰撞变形能量吸收区参与能量吸收,但车体不得爬起,司机室结构变形区以后的客室部分不发生变形或发生不影响司机和乘客安全的局部变形。
现有技术中地铁列车的司机室一般包括上部骨架、底板、玻璃钢外罩和导流罩等,上部骨架、底板均焊接在客室前端的列车主体上,玻璃钢外罩和导流罩分别安装在上部骨架和底板的外表面;而防爬吸能装置虽然位于司机室的前端,但和车体直接焊接在一起。在上述列车碰撞的情况下,由于上部骨架、底板和防爬吸能装置均焊接在车辆主体上,导致司机室碰撞变形能量吸收区均处于车体中,发生碰撞时司机室和车辆的主体结构都发生变形,司机室不能优先被破坏来吸收能量,所以这样的设计不能满足列车特定工况下的结构变形要求而且司机室损坏后也不易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列车在特定工况相撞时司机室和车辆的主体结构都发生变形和司机室损坏后不易被拆卸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体式司机室,用于连接在地铁列车客室的前端,包括:
用于支撑整个司机室的骨架组成,所述骨架组成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和所述列车客室相连接的安装孔;
防爬吸能装置;所述防爬吸能装置固定在所述骨架组成前端的底部;
所述骨架组成包括用于承载整个司机室重量的底架,以及用于支撑司机室侧面和顶面的上部骨架;所述上部骨架焊接在所述底架上。
如上所述的整体式司机室,其中,所述整体式司机室还包括前大灯、前窗玻璃、雨刷器和用于包裹所述骨架组成的整体玻璃钢外罩;所述整体玻璃钢外罩的下部为导流罩;
所述整体玻璃钢外罩外侧上设置有前大灯安装槽、前窗玻璃安装孔和雨刷器安装座,所述前大灯、所述前窗玻璃和所述雨刷器分别连接所述前大灯安装槽、所述前窗玻璃安装孔和所述雨刷器安装座;所述骨架组成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整体玻璃钢外罩的紧固件。
如上所述的整体式司机室,其中,所述上部骨架和所述底架均由多块铝合金板和/或多根型材焊接而成。
如上所述的整体式司机室,其中,所述防爬吸能装置为刨削吸能式防爬器。
如上所述的整体式司机室,其中,所述整体式司机室还包括地板和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和所述地板均固定在所述底架上。
如上所述的整体式司机室,其中,所述整体玻璃钢外罩内侧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司机室,其骨架组成为焊接而成的整体结构,防爬吸能装置固定在骨架组成前端的底部,这样在碰撞时,防爬吸能装置首先起作用吸收撞击能量,然后再有司机的骨架组成通过结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这就使司机室后端的客室发生变形的概率降到最低。另外,由于通过安装孔与列车客室相连接,司机室在发生损坏后拆卸更换也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司机室的骨架组成后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司机室的骨架组成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司机室的底架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司机室的整体玻璃钢外罩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司机室的整体玻璃钢外罩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司机室的整体玻璃钢外罩安装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司机室的底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司机室的骨架组成后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司机室的骨架组成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司机室的底架结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式司机室,用于连接在地铁列车客室的前端,包括:骨架组成1和防爬吸能装置2;骨架组成1用于支撑整个司机室,主要用来承载整个司机室结构重量并保持结构强度,骨架组成1的后端设置多个安装孔111,安装孔111用于和列车客室之间进行连接,以保证司机室受到撞击变形时可迅速的从列车客室上进行拆卸。安装孔111和列车客室之间一般也设置有起缓冲作用的缓冲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70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桂花酒酿面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能表谐波试验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