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的电解槽槽壳端头变形量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9545.7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9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龚惠玲;崔勇;叶汉省;宋清懿;张立恒;丁力人;李积海;宋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30 | 分类号: | G01B5/3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10008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电解槽 端头 变形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电解槽槽壳端头变形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槽是铝电解生产的专用设备,主要由供电系统、控制系统、槽壳、内衬、上部结构等部分组成。其中槽壳为钢质结构,包裹着阴极和内衬,中间承装着熔融态的电解质,电解质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液态铝。在铝电解生产中,电解质的温度一般在900℃以上,生产周期基本超过2000天。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内衬在高温下容易发生变形,槽壳在内衬的挤涨下,其侧面和端头会外鼓,严重时发生开裂,造成停槽,给生产和安全带来严重影响。所以在铝电解生产中,要定期对槽壳的变形进行测量,发现变形量加速增大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槽壳变形分为侧面变形和端头变形两种,在测量时,分别将槽侧面和端头的焊缝作为测量基准,采用3人一组的方法,其中两个人拉紧线绳,将线绳的两头紧贴在焊缝的外端头,第三个人在线绳的中点用尺子测出线绳和槽壳边缘的距离,这个距离L就是槽壳的变形量。
这种方法在测量槽壳端头变形时,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于部分变形量较大的电解槽,槽上的门立柱随着端头的变形,其位置不断外移,外移达到一定程度将干涉测量线绳,这样无法测出端头的变形量。
2、对于两端进电的电解槽,有一侧的端头焊缝靠近斜立柱母线,拉紧线绳时容易碰到斜立柱母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测量端头变形时,两边拉绳的人员在确定基准时依靠眼睛来判断焊缝的外侧位置,容易产生误差。
4、每次测量时必须有3个人协作,劳动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解槽槽壳端头变形量测量装置,可以测量门立柱变形外移的电解槽槽壳端头的变形量,消除了测量人员在测量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固定测量基准,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测量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的电解槽槽壳端头变形量测量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定位柱6和连接在所述两个定位柱6之间的测量线7,所述定位柱6包括底座4,底座4上有竖直的杆体1,杆体1上等间距设置有三个穿线孔2,所述测量线7穿在穿线孔2中,穿线孔2中配置有用于压紧测量线7的固定螺栓3。
所述底座4下设置有磁铁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可适用于各种电解槽槽壳变形测量。
2、解决了原来测量端头变形比较大的电解槽时,因门立柱对测量的干涉而无法测量的问题。
3、避免了拉绳时碰到斜立柱母线或者短路母线,消除了原有测量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4、使用定位柱来确定基准,避免了由于两边拉绳的人员在确定基准时依靠眼睛来判断焊缝的外侧位置而出现误差的问题,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5、在测量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测量人员由原来的3人减少为1人,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的电解槽槽壳端头变形量测量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定位柱6和连接在两个定位柱6之间的测量线7,定位柱6包括底座4,底座4下设置有磁铁5。底座4上有竖直的杆体1,杆体1上等间距设置有三个穿线孔2,测量线7穿在穿线孔2中,穿线孔2中配置有用于压紧测量线7的固定螺栓3。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
1、根据所要测量的槽壳的变形情况,选择定位柱上适当高度的穿线孔2,此时穿线孔2距底座底面距离为a;
2、在选定的穿线孔2上穿上测量线7,扭紧固定螺栓3;
3、将该穿线的定位柱放在槽壳端头立筋板左侧的焊缝处,由于磁铁5的作用,该定位柱立在槽壳端头的立筋板上;
4、将测量线7的另一端穿入另一个定位柱的相应穿线孔2上;
5、把该另一个定位柱放在槽端头立筋板右侧的焊缝处,磁铁5将该另一个定位柱与槽壳吸在一起,拉紧测量线7后,扭紧固定螺栓3;
6、用卡尺测出测量线7和槽壳中点之间的距离L;
7、计算a-L,即为槽壳端头的变形量;
8、测量其它槽子时不用重复步骤1—5,只需将两个定位柱放在槽壳端头立筋板两边的焊缝上即可进行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95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理瓶装置
- 下一篇:可聚合组合物、聚合组合物、制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