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踏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9943.9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1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谢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金龙 |
主分类号: | B62M3/08 | 分类号: | B62M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冠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7 | 代理人: | 诸兰芬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踏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技术领域,尤指其技术上提供一种自行车踏板,其中设有一体弹性抵片得与卡踏组件一起以螺丝锁固至踏板本体,并该弹性抵片弧形延伸至另一表面,而得以支撑鞋底定位扣后方位置,以保持踩踏稳定性。
背景技术
按,一般自行车的卡踏组件配合自行车鞋底定位扣可分为二种,一种是定位扣较小的型式,主要是需要常常脱离的地形,如登山越野车因为地形需要常常用脚撑地保持平衡,因此只能适合于较小的定位扣,另一种较大的定位扣则是用在公路车,因为公路车骑的距离都相当远,不需要常常脱离,所以反而稳定性就更为重要了。
惟,不论是公路车踏板的卡踏组件与鞋底的定位扣,或越野车踏板的卡踏组件与鞋底的定位扣,其大体来说都是集中在单点的位置,而鞋后的部分悬空的距离较长,如此在施力踩踏时较不平稳,且容易有晃动等的问题,造成施力的若干损失。
是以,针对上述习知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亦系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有鉴于此,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创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踏板,其中设有一体弹性抵片得与卡踏组件一起以螺丝锁固至踏板本体,并该弹性抵片弧形延伸至另一表面,而得以支撑鞋底定位扣后方位置,以保持踩踏稳定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踏板,系包含有:一踏板本体,该踏板本体穿设有一轴心,该踏板本体具有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其中至少一表面以螺丝锁固一卡踏组件,至少一个一体式弹性抵片,该弹性抵片一固定端设有数固定孔,得与卡踏组件一起以螺丝锁固至踏板本体,该弹性抵片固定于第一表面时则弧形延伸至第二表面,或固定于第二表面时则弧形延伸至第一表面,并于该卡踏组件的调整扣件后方,据此,得以鞋底定位扣扣于卡踏组件后,鞋底的定位扣后方并得为该弹性抵片支撑,以保持踩踏稳定性。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剖示平面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底视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系本实用新型其一卡踏组件供鞋底定位扣扣接状态示意图。
图8系本实用新型弹性抵片抵于鞋底的调整扣组后方的平面剖示图。
其中:10、踏板本体; 11、轴心; 12、第一表面; 13、第二表面;
20、卡踏组件; 21、调整扣组; 211、固定件; 22、卡扣件; 23、螺丝;
30、弹性抵片; 31、固定端; 311、固定孔;32、自由端;
40、鞋底; 41、定位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自行车踏板的设计。
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兹配合实施方式及图式详述如后:
参阅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踏板,系包含有:
一踏板本体10,该踏板本体10穿设有一轴心11,该踏板本体10具有一第一表面12与一第二表面13;
至少一卡踏组件20,其中至少一该第一表面12或该第二表面13以数螺丝23锁固该卡踏组件20;以及
至少一个一体式的弹性抵片30,该弹性抵片30包括一固定端31与一自由端32,该固定端31设有数固定孔311,得以数该螺丝23锁固至该踏板本体10第一表面12或第二表面13,或得与该卡踏组件20一起以数该螺丝23锁固至该踏板本体10第一表面12或第二表面13,该弹性抵片30固定于该第一表面12时则弧形延伸至该第二表面13,或固定于该第二表面13时则弧形延伸至该第一表面12,并使该自由端32位于该卡踏组件20的一调整扣组21后方,使鞋底40的定位扣41扣于该卡踏组件20后,鞋底40的定位扣41后方并得为该弹性抵片30自由端32支撑保持踩踏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金龙,未经谢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99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规则物体装夹工装
- 下一篇:控制上行链路信号传输功率的终端设备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