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视觉神经鞘膜切开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0015.X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0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姜振东;钟诚;张学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9 | 分类号: | A61B17/3209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赵秉森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觉 神经 切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切割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视觉神经鞘膜切开刀。
背景技术
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是一种在鼻内镜辅助下,暴露并切开视神经管内段神经鞘膜,减轻视神经由于外伤后组织水肿、出血等所导致压力,从而促进视觉神经恢复的手术。视觉神经管内段,位于蝶窦外侧壁,在鼻内镜下开放筛窦,充分切除蝶窦前壁,就能很好的暴露视神经管段。利用微创切割动力系统磨除管内段骨壁,就能暴露视觉神经管隆突至颅内的管内段视觉神经鞘膜,充分切开视觉神经鞘膜,就可使受损伤的神经得到减压,同时可见到脑脊液流出。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专用的视觉神经鞘膜切开刀,而鼻内镜下行视觉神经减压术手术部位位于蝶窦外侧鼻视觉神经管段,传统手术刀不能到达:一是因为传统刀柄宽大,不能通过鼻腔鼻窦;二是因为刀身是直线形,无法切开位于侧壁鞘膜。
目前,临床上常以钩突刀来代替,但是因为钩突刀主要用于鼻窦开放术钩突黏膜及骨质切除,刀头尖部呈钩状,视觉神经鞘膜相对韧度大,在行视觉神经鞘膜切除过程中,其尖部往往造成神经鞘膜撕扯,以及不可避免的造成视觉神经的二次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用钩突刀进行视觉神经鞘膜切除过程中,刀尖部呈镰刀状,往往造成神经鞘膜撕扯,必造成视觉神经的二次损伤的缺点,为此提供一种避免视神经二次损伤的视觉神经鞘膜切开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视觉神经鞘膜切开刀,包括刀身和刀头,刀头为棱锥形,棱边形成刃部,刀头与刀身的连接处为弧形,所述的刀身上横向设有用于手持的凹槽。
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刀身用于把持视觉神经鞘膜切开刀;刀头用于视神经鞘膜切除;刀头为棱锥形,棱边形成刃部,刀刃在切开视觉神经鞘膜时,与钩突刀相比刀头尖部非镰刀状结构,刀尖刀刃不会对视觉神经鞘膜施加撕扯力,不会造成视觉神经鞘膜撕扯,避免产生视觉神经的二次损伤。刀头与刀身的连接处为弧形,便于穿过鼻腔内弯曲的空间;所述的刀身上横向设有用于手持的凹槽,凹槽增加刀身的摩擦力,防止刀身由手部松脱。
进一步,所述的刀头与刀身连接处的弧形弧度为120-150度之间。所述弧形弧度与鼻腔鼻窦内腔弧度一致,刀头顺利通过鼻腔鼻窦,到达蝶窦。
进一步,所述的凹槽为平滑过渡。凹槽平滑,不易藏污纳垢,便于清洗。
进一步,所述的刀身横截面为椭圆形。医护人员手持刀身时,刀身与手部接触面间隙很小,方便手持刀身。
进一步,所述的刀头横截面长半径为1.0毫米到2.5毫米。刀头小巧,便于顺利通过鼻腔鼻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视觉神经鞘膜切开刀的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视觉神经鞘膜切开刀的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述,本实用新型视觉神经鞘膜切开刀,包括刀身1和刀头2,刀头2为四棱锥状,四个棱边形成刃部,刀头2与刀身1的连接处为弧形,所述的刀身上横向设有用于手持的凹槽3。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医务人员手持刀身1的凹槽3,将刀头2深入鼻腔内,慢慢通过鼻腔鼻窦到达蝶窦,用刀头2上的刀刃切除视觉神经鞘膜,与钩突刀相比,钩突刀的刀刃为镰刀状,切割时必会撕扯视觉神经鞘膜,而本实施例的新型视觉神经鞘膜切开刀的刀刃为直线状,刀刃平滑切割不会对神经鞘膜产生撕扯力,避免视觉神经的二次损伤。
另外,刀头2与刀身1的连接处为弧形为120-150度之间,本实施例采用的弧度为130度,130度的弧形与大多数人鼻窦弧形一致,刀头2顺利通过鼻腔鼻窦,到达蝶窦,当然弧度为120度、140度和150度也同样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此技术效果,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再者,刀身1横截面为椭圆形。医护人员手持刀身1时,刀身1与手部接触面间隙很小,方便手持刀身1。
另外,刀头2横截面的长半径为1.0毫米。刀头2小巧,便于顺利通过鼻腔鼻窦。当然刀头2横截面的长半径为1.5毫米、2.0毫米和2.5毫米也同样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此技术效果,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刀身1中空,在刀身1的尾端设有开口,在刀头2的相邻刀刃处设有圆孔,圆孔直径为0.2毫米,刀身1的尾端开口与负压吸引器连接,在切割视觉神经鞘膜时,当蝶窦内的渗出血液过多而阻碍手术正常实施时,启动负压吸引器将蝶窦内血液吸出,避免渗出的血液影响手术正常进行。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00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带的张紧装置
- 下一篇:LED玻璃及其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