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孔挂件二次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1280.X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7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京荣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挂件 二次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载配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孔挂件二次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在汽车内放置常用物品,根据使用需要加装相应配件,由于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晃动较为明显,对于配件的安装稳定性要求较高,现有的挂件建构简单,安装稳定性较差,容易造成脱落,而且挂件本身强度较差,容易损坏,挂件在行驶中脱落可能对驾驶员产生危险,存在不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多孔挂件二次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孔挂件二次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注塑型腔、定位凸台以及浇口通道,上模与下模相对扣合,该上模与下模的接合面制有注塑型腔,上模中部制有与注塑型腔相连通的浇口通道,上模与下模的注塑型腔内制有多个位置相对的定位凸台,该上模与下模相对扣合使两端的定位凸台夹持待加工工件,将待加工工件限位固定在注塑型腔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型腔对应的上模安装多根上限位柱,上限位柱的下端部伸入注塑型腔内支撑在待加工工件上端;注塑型腔对应的下模安装多根下限位柱,下限位柱的上端部伸入注塑型腔内支撑在待加工工件下端;
待加工工件制有多个通孔,所述待加工工件的通孔位置所对应的下模位置内固装有一下限位柱,该下限位柱的上端面贴紧待加工工件的通孔下端外沿,封闭该通孔的下端;所述待加工工件的通孔位置所对应的上模位置同轴活动安装有一上限位柱,该上限位柱的下端面贴紧待加工工件的通孔上端外沿,该上限位柱的下端面中部制有一凸头,该凸头嵌入通孔内;上限位柱与下限位柱的直径相同,精密贴附在通孔两侧,注塑完成后,在通孔位置形成阶梯形安装孔。
而且,待加工工件的锁扣位置对应的上模及下模制有对扣形成的密封空腔。
而且,所述上模及下模内均制有多条横纵连通的冷却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模具采用多点定位凸台夹持工件,并且配合端部的限位柱,有效保证待加工工件在模具型腔内的位置精确度,从而保证二次注塑的均匀度,保证加工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效率高,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泛,有效保证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部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C-C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多孔挂件二次注塑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10、注塑型腔4、定位凸台8以及浇口通道3,上模与下模相对扣合,该上模与下模的接合面制有注塑型腔,上模中部制有与注塑型腔相连通的浇口通道,上模与下模的注塑型腔内制有多个位置相对的定位凸台,该上模与下模相对扣合使两端的定位凸台夹持待加工工件7,将待加工工件限位固定在注塑型腔中部。
所述注塑型腔对应的上模安装多根上限位柱2,上限位柱的下端部伸入注塑型腔内支撑在待加工工件上端;注塑型腔对应的下模安装多根下限位柱11,下限位柱的上端部伸入注塑型腔内支撑在待加工工件下端。
待加工工件制有多个通孔(图中未标号),如附图3所示,所述待加工工件的通孔位置所对应的下模位置内固装有一下限位柱,该下限位柱的上端面贴紧待加工工件的通孔下端外沿,封闭该通孔的下端;所述待加工工件的通孔位置所对应的上模位置同轴活动安装有一上限位柱,该上限位柱的下端面贴紧待加工工件的通孔上端外沿,该上限位柱的下端面中部制有一凸头,该凸头嵌入通孔内;上限位柱与下限位柱的直径相同,精密贴附在通孔两侧,注塑完成后,在通孔位置形成阶梯形安装孔。
待加工工件为制有多段弯折的异形件,为了保证注塑型腔内均匀饱满,所述待加工工件的折弯位置所对应的上模制有与注塑机连通的辅助浇口6。
为了防止注塑干扰待加工工件的锁扣结构,待加工工件的锁扣位置对应的上模及下模制有对扣形成的密封空腔5,加工时防止介质流入。
对应待加工工件两端位置的下模内间隔制有下限位柱,下限位柱的上端部伸入注塑型腔内支撑在待加工工件下端,稳定支撑待加工工件。
为了利于模具降温,所述上模及下模内均制有多条横纵连通的冷却通道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京荣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京荣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12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