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边滚筒筛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1793.0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9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振宇;张瑞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吉市锦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22 | 分类号: | B07B1/22;B07B1/42;B07B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8311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边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生产的物料筛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切边滚筒筛。
背景技术
在颗粒状物料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对特点粒度的物料进行筛选的操作,一般会用到振动筛和滚筒筛。然而,振动筛由于其筛选作业的效率较低,并且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在生产过程中受到限制,滚筒筛由于其较高的作业效率和较低的作业噪音,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得到较多的应用。
现有的滚筒筛大都采用圆柱体形的筛体结构,由滚筒筛轴转动带动筛体的转动以完成筛选作业。但是,采用圆柱体形滚筒筛在筛选作业中,不能够将筛体内的物料进行充分的扬起筛选,使得部分物料的筛选效果较差,不能够高效的筛选出合适粒度的物料,使滚筒筛的筛选效果和质量大为降低。并且,现有的滚筒筛大都不具有便捷调节筛体转速的功能,在筛选不同物料的过程中不能够高效调控转速以适应不同物料的筛选要求。
所以,为了克服现有的滚筒筛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能够高效筛选颗粒物料、便捷调控筛体转速的切边滚筒筛,以提高滚筒筛的筛选效率和效果,适应不同物料的筛选要求,高效扬起物料进行有效的颗粒筛选,提高颗粒筛选作业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切边滚筒筛,它能够高效筛选颗粒物料、便捷调控筛体转速,能够提高滚筒筛的筛选效率和效果,适应不同物料的筛选要求,高效扬起物料进行有效的颗粒筛选,提高了颗粒筛选作业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切边滚筒筛,切边滚筒筛包括筛体和机架,筛体是横切面为正八边形的桶状筛体,筛体内侧的棱角能够提高颗粒的扬起效果,筛体的轴线上设有水平的滚筒筛轴,筛体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左侧板和右侧板,筛体上设有用于筛选物料的筛孔;筛体的内侧面设有与滚筒筛轴平行的扬料板,扬料板能够进一步提高物料的扬起,以充分进行颗粒筛选;左侧板上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外侧与机架上的加料斗配合,右侧板上设有用于输出物料的出料板,出料板打开后将筛选完成的物料输出;滚筒筛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机架连接,滚筒筛轴的右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箱输出轴连接,减速箱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机架上的电机输出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为了能够高效调控筛体的转速以提高筛选效率,较佳的技术方案是,电机为变频电机,机架上设有用于调控筛体转动速度的变频器。
本实用新型为了提高扬料板的扬料效果,提高物料的筛选质量,较佳的技术方案还有,筛体的内侧壁设有8个均布于筛体内侧面的扬料板,扬料板与滚筒筛轴的径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为了能够高效开合出料板以便于输出筛选完成的物料,较佳的技术方案还有,出料板上设有用于与右侧板连接以便于出料的合页和锁扣,锁扣在筛体转动时锁止,防止出料板打开而漏出颗粒物料。
本实用新型为了进一步提高扬料板的扬料效果,较佳的技术方案还有,扬料板沿滚筒筛轴径向的宽度为10~25cm。
本实用新型切边滚筒筛的工作过程为:向加料斗内加入待筛选颗粒物料,经左侧板上的进料口加入筛体内,然后闭合进料口,关闭出料板;调节变频器以调控电机的转速,电机带动滚筒筛轴转动而开始筛选作业,筛选完成后关闭电机,物料经出料板的开口处输出,完成物料筛选作业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切边滚筒筛设有扬料板和具有棱角的筛体,能够在筛选作业中高效扬起物料,提高了颗粒物料的筛选效率和质量;本实用新型切边滚筒筛设有电机和变频器,能够高效调控滚筒筛的转动速度,能过适应不同颗粒物料的筛选要求,提高了物料的筛选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切边滚筒筛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线剖视图。
图中:1、加料斗;2、进料口;3、筛体;4、扬料板;5、滚筒筛轴;6、轴承;7、联轴器;8、减速箱;9、电机;10、变频器;11、出料板;12、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吉市锦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昌吉市锦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17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