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母线电压采样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1803.0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9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燕婧婧;王建乔;季似宣;廉晨龙;韩成;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集团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5/06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母线 电压 采样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样电路。
背景技术
在电机控制领域中,由于电机需要带动负载运行,如果指令频率过快,则电动状态将变为发电状态运行,再生出来的能量贮存在母线电容中,而电容的容量有限,就需要对直流母线电压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测,并根据检测到的电压信号进行控制及保护,保证电机的安全可靠运行并保护母线电容不被损坏。现有的母线电压采样电路大多是采用变压器或者线性光耦来实现降压采样,由于变压器的精度设计有限而隔离光耦的线性范围较小,因此这两种采样方法都难以得到精确的母线电压,而且其成本都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直流母线电压采样电路,以达到减少检测误差的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流母线电压采样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电阻、平衡电阻、分压电路、第一开关二极管、第二开关二极管、第三开关二极管、运算放大器;采样电阻首端与直流母线电源端相连、采样电阻末端与分压电路、第一开关二极管、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相连;平衡电阻首端与直流母线接地端相连,其末端与第二开关二极管、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经第三开关二极管与处理器相连。直流母线电压经采样电阻采样并经分压电阻分压,将直流母线电压降低至DSP的AD采样范围内,同时通过运算放大器实现了高低压之间的隔离。第一、第二开关二极管用来保护运算放大器,防止输入到运算放大器的电压过高造成运算放大器损坏。本技术方案直接对直流母线电压进行分压,成本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直流母线采样;采用精密电阻实现分压,有效提高了直流母线电压的采样精度。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采样电阻、平衡电阻均由多个电阻串联而成。多个小阻值的电阻串联形成大阻值的采样电阻及平衡电阻,并通过分压电阻使直流母线电压降低至DSP的AD采样范围内。
所述的分压电路包括第十八电阻,第十八电阻的首端与采样电阻末端相连,第十八电阻的末端接地,第一电容与第十八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的第十八电阻的首端通过第三电容与平衡电阻末端相连,所述的平衡电阻的末端连接第九电阻的首端,第二电容与第九电阻并联连接。
所述的采样电阻的末端连接第一开关二极管的控制端;第一开关二极管的正端接地,负端接电源;所述的平衡电阻的末端连接第二开关二极管的控制端,第二开关二极管的正端接地,负端接电源。
所述的运算放大器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所述的采样电阻的末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所述的平衡电阻的末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九电阻的末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九电阻的首端相连;第十九电阻的末端与第三开关二极管控制端相连;所述的第三开关二极管的正端接地,负端接电源。
所述的第三开关二极管的控制端连接第六电容首端,第六电容的末端接地。
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五电容的首端,第五电容的末端接地。
所述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接地端与第四电容首端相连;第四电容的末端与电源相连。
所述的平衡电阻由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电阻串联而成;所述的采样电阻由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电阻串联而成。
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直接对直流母线电压进行分压,成本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直流母线采样;采用精密电阻实现分压,有效提高了直流母线电压的采样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
D1-第一开关二极管;D2-第二开关二极管;D3-第三开关二极管;U1-第一运算放大器;U2-第二运算放大器;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R9-第九电阻;R10-第十电阻;R11-第十一电阻;R12-第十二电阻;R13-第十三电阻;R14-第十四电阻;R15-第十五电阻;R16-第十六电阻;R17-第十七电阻; R18-第十八电阻;R19-第十九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DSP-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集团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集团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18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伺服张力器
- 下一篇:选择性水库自动清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