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3504.0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6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瞿江 |
主分类号: | F16L3/06 | 分类号: | F16L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应用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支架。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电力系统中经常使用的材料,电缆工程中通常会采用电缆支架来支撑电缆,现有技术中电缆支架一般是采用三角支架的方式,固定部分采用双螺栓固定,虽然可以实现承载电缆,但仍存在支架受力较大时不能紧固在主体立柱上,以及电缆支架不足以支撑放置在支架上的电缆以及电缆支架本身的重量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缆支架,可以使电缆支架固定更牢固,电缆支架承载重量更大,更便于安装工人作业。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支架,其包括:
固定座和电缆承载面,所述固定座具有支撑底面、固定支撑面和水平承载面,所述支撑底面、固定支撑面和水平承载面之间一体设置有加强筋,在所述固定座的上部设置有单螺栓固定孔,所述电缆承载面一侧与所述固定座的水平承载面一体成形,在所述电缆承载面另一侧的底部与所述固定座的支撑底面之间设置有宽度逐渐由窄变宽的支梁,所述支梁与所述电缆承载面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其中,所述支梁可为双支梁结构且两支梁之间间隔指定距离。
其中,所述支梁与所述电缆承载面的底部之间设置的加强筋包括:间隔设置的与电缆承载面垂直的的拱形加强筋以及位于所述拱形加强筋两侧呈V形起伏的辅助加强筋。
其中,所述支梁可为单支梁结构,在该单支梁的底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挡块。
其中,电缆承载面侧面间隔开设有多个绑线限位槽。
其中,该单支梁底面上的限位挡块之间开设有螺栓固定通孔,电缆承载面对应该螺栓固定通孔的位置也开设有对应的固定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支架,其包括:固定座和电缆承载面,所述固定座具有支撑底面、固定支撑面和水平承载面,所述支撑底面、固定支撑面和水平承载面之间一体设置有加强筋,在所述固定座的上部设置有单螺栓固定孔,所述电缆承载面一侧与所述固定座的水平承载面一体成形,在所述电缆承载面另一侧的底部与所述固定座的支撑底面之间设置有宽度逐渐由窄变宽的支梁,所述支梁与所述电缆承载面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加强筋。通过支撑底面与固定支撑面以及水平承载面之间一体设置的整体加强筋,可以使固定座与主体立柱之间的固定更牢固,只需要设置单螺栓固定孔进行固定即可,结构比双螺栓固定结构更简化,重量轻,强度好,安装工人可在沟中等较不方便的区域自由行走。而在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电缆承载面另一侧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宽度逐渐由窄变宽的支梁并设置加强筋既可以提高支架的承载重量,同时也使电缆承载面上载荷更加均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缆支架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缆支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与电缆支架配合的主体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3,本实施例的电缆支架,其主要包括:
固定座1和电缆承载面2,固定座1具有支撑底面12、固定支撑面13、水平承载面14,其中,固定座1上部设置有单螺栓固定孔11,该单螺栓固定孔11与主体立柱上的固定孔9配合,通过螺栓即可实现将电缆支架固定在主体立柱上,固定座1的支撑底面12右边与水平承载面14之间设置有圆弧形加强筋15,另外,支撑底面12与固定支撑面13以及水平承载面14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16、17,加强筋16、17可以采用各种形式,例如,本实施例中,加强筋16设置在圆弧形加强筋15与固定支撑面13之间,加强筋17设置在圆弧形加强筋15与单螺栓固定孔11之间,实际中,根据受力,还可以设置各种位置的加强筋,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本实施例中电缆承载面2一侧与所述固定座1的水平承载面14一体成形,即固定座1的水平承载面14向右延伸形成电缆承载面2,具体生产时一体成形即可。
另外,在电缆承载面2另一侧的底部与所述支撑底面12之间设置有宽度逐渐由窄变宽的支梁,支梁由窄到宽的设计,更符合承载的实际效果,使载荷分布更合理,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梁为双支梁结构(即支梁31和支梁32),且两支梁之间间隔指定距离,具体实现时,为了对电缆承载面2上面的电缆进行固定,需要在电缆承载面上开设有螺栓固定通孔,为便于操作方便,需要在支梁31和支梁32之间间隔指定距离,所述指定距离只要可以便于人员操作以及可以实现螺栓固定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瞿江,未经瞿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35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等离子治疗系统
- 下一篇:旋转拉杆式膨胀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