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微网式电池节能循环利用老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4080.X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6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有财;邓秉杰;熊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开发区星云电子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4;H02J3/38;H01M10/4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微网式 电池 节能 循环 利用 老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锂电池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流微网式电池节能循环利用老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锂电池的发展,电池容量越来越大。对应传统式老化台的功耗、体积、耗能越来越大。对应成本急速上升,且不环保。锂电池在出厂前均需进行充放电的老化试验,目前国内对锂电池进行放电老化实验过程中,所采用的普遍老化实验方法大多都是将锂电池中的电量全部转化为热能白白放掉,由于放电产生大量的热量还需空调系统进行降温,这样又消耗了大量电能,因而传统方法对电能的浪费是巨大的,大大提高了锂电池的老化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直流微网式电池节能循环利用老化装置,能解决传统锂电池放电老化实验中对电能的大量浪费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直流微网式电池节能循环利用老化装置,包括复数个电池、一超级电容、一Buck电路、一电池输入组件以及一风扇;所述各个电池均对应连接有一控制板,各控制板均对应连接有一双向DC/DC变换器一;所述超级电容对应连接有一双向DC/DC变换器一;所述风扇与所述Buck电路连接;各双向DC/DC变换器一均与所述电池输入组件连接,所述Buck电路与所述电池输入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输入组件包括:一开关和双向AC/DC变换器,所述各双向DC/DC变换器一、Buck电路与所述开关连接,所述开关与所述双向AC/DC变换器;所述双向AC/DC变换器与电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输入组件包括:一开关和双向DC/DC变换器二,所述各双向DC/DC变换器一、Buck电路与所述开关连接,所述开关与所述双向DC/DC变换器二;所述双向DC/DC变换器二与车间的直流微网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双向AC/DC变换器、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板、电池、超级电容、Buck电路、电池输入组件连接成为一个网络。电池充电时,微网中的电能通过各个双向DC/DC变换器对电池进行充电;放电时,电池中的电能通过各自的双向DC/DC变换器放回至微网中,当微网中电压超过上下限,双向AC/DC变换器自动启动,平衡微网中的电压。而超级电容通过双向电容尽量保证微网中的电压平稳,并存储电能,也可将系统中的其它设备挂入到系统中去(如风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一:一种直流微网式电池节能循环利用老化装置,包括复数个电池1、一超级电容2(该超级电容也称为双层电容器)、一Buck电路3、一电池输入组件4以及一风扇5;所述各个电池1均对应连接有一控制板6,各控制板6均对应连接有一双向DC/DC变换器一7;所述超级电容2对应连接有一双向DC/DC变换器一7;所述风扇5与所述Buck电路3连接;各双向DC/DC变换器一7均与所述电池输入组件4连接,所述Buck电路3与所述电池输入组件4连接;Buck电路3用于装置中降压式变换。
其中,所述电池输入组件4包括:一开关41和双向AC/DC变换器42,所述各双向DC/DC变换器一7、Buck电路3与所述开关41连接,所述开关41与所述双向AC/DC变换器42;所述双向AC/DC变换器42与电网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电池1充电时,微网中的电能通过各个双向DC/DC变换器一7对电池1进行充电;放电时,电池中的电能通过各自的双向DC/DC变换器一7放回至微网中,当微网中电压超过上下限,双向AC/DC变换器42自动启动,平衡微网中的电压。而超级电容2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尽量保证微网中的电压平稳,并存储电能,也可将系统中的其它设备挂入到系统中去;如风扇5。这样风扇5也能利用锂电池放电老化实验中的电能,其中Buck电路3用于装置中降压式变换,防止风扇5由于电压过大而损坏。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接入其他设备,其他设备通过一Buck电路连接到电池输入组件4。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电池输入组件4包括:一开关41和双向DC/DC变换器二43,所述各双向DC/DC变换器一7、Buck电路3与所述开关41连接,所述开关41与所述双向DC/DC变换器二43;所述双向DC/DC变换器二43与车间的直流微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开发区星云电子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开发区星云电子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40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架调节机构
- 下一篇:一种LED灯管的堵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