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5342.4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7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林欣欣;孟祥山;高巧;胡志胜;兰剑;赵礼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5/32 | 分类号: | F02B7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发动机 曲柄 连杆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环境问题日趋引起人们的关注,世界各国逐渐健全并完善了相关的排放法规。随着国内与国际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柴油机产品必须达到标准的排放要求才能获得相关部门的型式认证并得到生产许可,因而,要使柴油机产品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前景,急需开发出一种低排放、低污染的新型柴油机。在影响柴油机排放性能的诸多因素中,曲柄连杆机构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同时,柴油机向着大功率要求的趋势发展,又要求低排放、长寿命、燃油经济性和低成本,在这种环境下,柴油机的小型化与轻量化设计应运而生。可以说,小型化设计与减小重量在现代柴油机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使发动机整体尺寸减小,必然的要使各个零部件尺寸相应减小;为了提高发动机的转速,降低振动与噪声,必然要求运动组件质量减小,以减小由此产生的惯性力。这种形势下,开发出一款适合国V排放的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满足高速轻型国V柴油机的动力性要求,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重量轻、成本低的柴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柴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柴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包括发动机活塞、连杆和曲轴,连杆的小头端通过连杆小头衬套、活塞销与发动机活塞连接在一起,连杆的大头端与曲轴的连杆颈装入配合。
进一步,连杆与曲轴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杆瓦。
进一步,发动机活塞的顶部设有缩口的ω形燃烧室。
进一步,发动机活塞的顶部设有内冷油腔。
进一步,发动机活塞的活塞环槽部上设有第一道气环槽、第二道气环槽和油环槽。
与现有曲柄连杆机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柴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柴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设计强度高,质量轻,抗磨性和缸内导向性好,它不但可以使发动机加速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在高速运转下内部的转动阻力明显减小,从而降低油耗和噪音,还能保证机器运转时噪声小,排放达到国V水平,同时加工工艺也相对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柴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1发动机活塞;2活塞销;3连杆;4曲轴;5连杆瓦;6连杆小头衬套;11燃烧室;12内冷油腔;13第一道气环槽;14第二道气环槽;15油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柴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柴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包括发动机活塞1、连杆3和曲轴4。其中,连杆3的小头端通过连杆小头衬套6、活塞销2与发动机活塞1连接在一起,而连杆3的大头端则与曲轴4的连杆颈装入配合,在连杆3与曲轴4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杆瓦5。
进一步,发动机活塞1的顶部设有缩口的ω形燃烧室11和内冷油腔12,发动机活塞1的活塞环槽部上设有第一道气环槽13、第二道气环槽14和油环槽15。本实用新型中的发动机活塞1具有强度高、质量轻、导热性好的优点。
进一步,连杆3为一种涨断连杆,连杆3的长度可选择为100-200mm之间,优选为145.8mm,由于连杆3的长度较短,这样不仅质量轻,而且还能缩小整个发动机的高度。此外,曲轴4采用的是四平衡块曲轴,由此在减轻整个发动机质量和降低成本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53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硫酸铜废电解液净化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成型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