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多功能套管接箍补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5835.8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9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傅卜冬;吴月琴;王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君鑫谊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9/10 | 分类号: | E21B29/10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程龙进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多功能 套管 接箍补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油井修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多功能套管接箍补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油井内套管因井下腐蚀环境,常发生管壁破损。现有技术中修补的方法是特殊的设备在套管破损处内壁上补贴一段新的补管,其缺点是需要进口专用设备,操作复杂,修复成本高,并且使破损处套管内径变小,使下入井内的其它工具遇阻,并且存在封口处抗压性能差,补接处使用寿命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循环通道实行注灰、因井,提高补接强度并延长使用寿命的新型多功能套管接箍补接器。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新型多功能套管接箍补接器,包括上接头、引鞋、依次设于所述上接头与引鞋之间的外筒和连接筒、以及与所述外筒内接的锥形卡瓦,所述锥形卡瓦的顶端与外筒筒壁之间设有套接弹簧的推杆,所述卡瓦通过锥度面上的燕尾槽与燕尾键配合,所述燕尾键由螺钉固定在所述外筒的内锥度面上,所述上接头与外筒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外筒与连接筒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连接筒与引鞋的连接处设有铣环。
进一步地,所述卡瓦为四只。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多功能套管接箍补接器,主要包括上接头、引鞋、依次设于所述上接头与引鞋之间的外筒和连接筒、以及与所述外筒内接的锥形卡瓦;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利用循环通道实行注灰、因井,密封性能好,有效提高补接强度并延长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下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新型多功能套管接箍补接器,包括上接头1、引鞋12、依次设于所述上接头1与引鞋12之间的外筒3和连接筒10、以及与所述外筒3内接的锥形卡瓦8,所述锥形卡瓦8的顶端与外筒3筒壁之间设有套接弹簧4的推杆5,所述卡瓦8通过锥度面上的燕尾槽与燕尾键7配合,所述燕尾键7由螺钉6固定在所述外筒3的内锥度面上,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限定卡瓦只能上下运动,所述上接头1与外筒3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2,所述外筒3与连接筒10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9,所述连接筒10与引鞋12的连接处设有铣环11。其中,所述卡瓦8为四只,另外,引鞋12的下端有与直径为193mm套管13接箍14连接的螺纹,施工作业时,补接器随直径为193mm套管下放,井下损坏套管的接箍进入引鞋被扶正,开口铣环除去套管接箍顶端毛刺,工具继续下行,套管顶住卡瓦上行张开。将套管接箍引入卡瓦,当卡瓦通过接箍后,卡瓦在自重和弹簧力量的作用下,卡瓦下行,收缩直径与套管的外表面接触,上提工具,接箍的下端顶住卡瓦的上端,这样产生的阻力使卡瓦夹紧套管,这时,通过卡瓦之间的循环通道注灰,实行补接固井。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君鑫谊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君鑫谊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58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含茶多酚的人参罗汉果保健花生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乳制品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