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温控器、调温机构及其凸轮与转轴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5856.X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1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邓子根;方祥建;洪海彬;刘月浪;杨泽森;何路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42 | 分类号: | H01H3/42;H01H37/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温控 调温 机构 及其 凸轮 转轴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式温控器、调温机构及其凸轮与转轴总成。
背景技术
可调式温控器主要由感温机构、调温机构和触点开闭机构组成。其中,调温机构包括凸轮、转轴和调节螺钉等部件。
请参考图1,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提供的凸轮与转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调温机构中的转轴01与凸轮02配合连接,通过驱动转轴01转动,带动凸轮02对触点开闭机构进行控制,进而达到调温操作。
但是,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加工误差及装配误差,目前的转轴与转盘的极限破坏力矩较小,甚至不能满足力矩要求,这使得转轴01在驱动凸轮02转动的过程中会产生转轴01相对于凸轮02打滑的情况,造成可调式温控器的调温失效故障。
因此,如何减少凸轮与转轴的相对打滑现象,降低可调式温控器的调温失效故障率,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凸轮与转轴总成,减少凸轮与转轴的相对打滑现象,降低可调式温控器的调温失效故障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凸轮与转轴总成的调温机构及可调式温控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凸轮与转轴总成,包括凸轮及转轴,所述转轴具有与所述凸轮的内孔壁相配合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具有用于周向定位所述转轴的第一定位面;
所述凸轮的内孔壁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面相配合的第二定位面。
优选地,上述凸轮与转轴总成中,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均为平面。
优选地,上述凸轮与转轴总成中,所述转轴与所述凸轮铆接。
优选地,上述凸轮与转轴总成中,所述凸轮的内孔壁还具有多个沿其周向排列的凹弧面,多个所述凹弧面沿其弧度方向连接。
优选地,上述凸轮与转轴总成中,所述配合面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面连接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上设置有压花。
优选地,上述凸轮与转轴总成中,所述压花为齿轮状压花。
优选地,上述凸轮与转轴总成中,相邻两个所述凹弧面的连接部与所述齿轮状压花的齿槽凹凸配合。
优选地,上述凸轮与转轴总成中,所述第一定位面的长度小于所述转轴的外接圆直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调温机构,具有凸轮与转轴总成,所述凸轮与转轴总成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凸轮与转轴总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可调式温控器,具有调温机构,所述调温机构为如上所述的调温机构。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凸轮与转轴总成,在转轴与凸轮的内孔壁相配合的配合面上加工第一定位面,通过第一定位面与凸轮的内孔壁上的第二配合面接触,限制了转轴相对于凸轮的周向转动,有效地减少了凸轮与转轴的相对打滑现象,进而降低可调式温控器因转轴打滑而导致的调温失效故障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凸轮与转轴总成的调温机构及可调式温控器。由于上述凸轮与转轴总成具有上述效果,具有上述凸轮与转轴总成的调温机构及可调式温控器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提供的凸轮与转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凸轮与转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
转轴—01,凸轮—02;
图2-图4中,
转轴—1,第一定位面—11,圆弧面—12,凸轮—2,第二定位面—21,凹弧面—2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凸轮与转轴总成,减少凸轮与转轴的相对打滑现象,降低可调式温控器的调温失效故障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凸轮与转轴总成的调温机构及可调式温控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58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