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教育展示教学的讲解词同步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6079.0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5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5/06 | 分类号: | G09B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教育 展示 教学 讲解 同步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讲解词同步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教育展示教学的讲解词同步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代教学成果展览、推介宣传等活动大量采用声、光、电技术手段,一些图表、模型的控制,常用自动程序电路配合事先录好的解说词,两者配合的时间要求达到同步,传统的讲解词控制器所录入的讲解词容易与展示效果所脱节,而且操作麻烦,不能便于使用,达不到良好的展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应用于教育展示教学的讲解词同步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变压器、整流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一集成芯片、第二集成芯片、第三集成芯片、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电位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电源的火线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一绕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第二绕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的零线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一绕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第二绕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集成芯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集成芯片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端、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接地端、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集成芯片的接地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集成芯片的第三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集成芯片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三集成芯片的第二电源输入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和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信号调整端连接,所述第三集成芯片的信号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集成芯片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集成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三集成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线路简单,方便使用,能够很好地使教学展示课件、电子板书以及新型教学示范等达到很好的同步效果,是一款值得推广和应用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变压器T、整流器VD、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一集成芯片IC1、第二集成芯片IC2、第三集成芯片IC3、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LED、电位器RP、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电源的火线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变压器T的第一绕阻的第一端连接,变压器T的第二绕阻的第一端与整流器VD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电源的零线端与变压器T的第一绕阻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T的第二绕阻的第二端与整流器VD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整流器VD的正极同时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和第一集成芯片IC1的第一端连接,整流器VD的负极同时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一集成芯片IC1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端、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端、第二集成芯片IC2的接地端、第二集成芯片IC2的电源输出端、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第三集成芯片IC3的接地端、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和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第一集成芯片IC1的第三端同时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二继电器K1的第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二集成芯片IC2的电源输入端、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第三集成芯片IC3的电源输入端、第三集成芯片IC3的第二电源输入端、电位器RP的第一端、电位器RP的滑动端和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连接,第一继电器K1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继电器K2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二集成芯片IC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二集成芯片IC2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第二集成芯片IC2的信号调整端连接,第三集成芯片IC3的信号输出端同时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和第二集成芯片IC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第三集成芯片IC3的电源输出端与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电位器RP的第二端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三集成芯片IC3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三集成芯片IC3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和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的负极与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60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燃料电池板和燃料电池